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作品简介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干谒诗名篇。全诗以"湖平混天"的壮阔景象起笔,"气蒸波撼"的雄浑对仗展现洞庭伟力,后四句转写"无舟济水"的仕途困境,在"羡鱼情"的隐喻中含蓄表达用世之志。诗人将山水气势与政治诉求完美结合,其"蒸撼"二字的动态描写,与杜甫"吴楚东南坼"并称洞庭题咏双绝,体现了盛唐干谒诗"雄浑而委婉"的独特气质。

创作背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孟浩然游洞庭时,时年45岁的诗人赠诗丞相张九龄以求引荐。诗中"云梦泽"为古楚地大泽,"羡鱼"典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作为唐代最成功的干谒诗之一,其"舟楫"之喻既合张九龄任荆州长史的身份,又未失文人风骨,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曰:"襄阳诗格清超越,此作尤神足气完,干乞中仍自矜身份。"

翻译注释

翻译

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汽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注释

(1)湖:此指洞庭湖。

(2)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高空。

(3)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太清,指天空。

(4)气蒸:一作“气吞”。

(5)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6)撼:摇动。一作“动”。

(7)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8)欲济无舟楫: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济,渡。楫(jí),划船用具,船桨,这里也是借指船。

(9)端居耻圣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端居,闲居。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10)坐观:一作“徒怜”。

(11)者:一作“叟”。

(12)空:一作“徒”。

(13)羡鱼:语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全文拼音版

wàngdòngtíngzèngzhāngchéngxiàng
yuèshuǐpínghánhùntàiqīng
zhēngyúnmènghànyuèyángchéng
zhōuduānchǐshèngmíng
zuòguānchuídiàozhěkōngyǒuxiànqíng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其诗清淡自然,多写隐逸生活与山水风光,代表作《春晓》《过故人庄》等语言质朴,意境悠远。与王维并称“王孟”,同为盛唐田园诗派代表。虽终身未仕,却名重诗坛。李白赞其“风流天下闻”。其诗以五言见长,风格恬淡,对后世山水田园诗影响深远。

孟浩然的诗

相关推荐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龟虽寿

〔两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