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干谒诗名篇。全诗以"湖平混天"的壮阔景象起笔,"气蒸波撼"的雄浑对仗展现洞庭伟力,后四句转写"无舟济水"的仕途困境,在"羡鱼情"的隐喻中含蓄表达用世之志。诗人将山水气势与政治诉求完美结合,其"蒸撼"二字的动态描写,与杜甫"吴楚东南坼"并称洞庭题咏双绝,体现了盛唐干谒诗"雄浑而委婉"的独特气质。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孟浩然游洞庭时,时年45岁的诗人赠诗丞相张九龄以求引荐。诗中"云梦泽"为古楚地大泽,"羡鱼"典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作为唐代最成功的干谒诗之一,其"舟楫"之喻既合张九龄任荆州长史的身份,又未失文人风骨,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曰:"襄阳诗格清超越,此作尤神足气完,干乞中仍自矜身份。"
翻译注释
翻译
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汽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注释
(1)湖:此指洞庭湖。
(2)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高空。
(3)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太清,指天空。
(4)气蒸:一作“气吞”。
(5)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6)撼:摇动。一作“动”。
(7)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8)欲济无舟楫: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济,渡。楫(jí),划船用具,船桨,这里也是借指船。
(9)端居耻圣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端居,闲居。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10)坐观:一作“徒怜”。
(11)者:一作“叟”。
(12)空:一作“徒”。
(13)羡鱼:语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孟浩然的诗
相关推荐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五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