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烟暖雨初收》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表述离愁别恨的词,该词表达的是离愁别恨。上片追忆过去,描写一对恋人分携红豆的场景。下片写恋人分别后的隐恨和幽怨。最后以“一种烟渡各自愁”一句道出自家非同寻常的愁怨,似有更深的隐忧。颇含不尽之意,令人回味无穷。
南乡子·烟暖雨初收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南乡子·烟暖雨初收》这首词是送别情人时所作。后来纳兰在《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中交代了这次离别的背景。纳兰任侍卫多年,虽说是极有权势的官职,但目睹太多官场黑暗,纳兰却常觉精神苦闷,繁杂无聊。经友人顾贞观介绍,纳兰结识了江南才女沈宛。两人起初只是书信往来,后来便渐生情愫。终于在一年秋天,沈宛北上,两人一见如故,一段缠绵悱恻的故事由此开始。
然而世事无常,正在他们享受着相聚的快乐时,纳兰却要随康熙南下巡视江南。皇命难违,两人只得分别,纳兰许诺,回来之后,两人便完婚。在这段漫长的、交织着思念与快乐的旅程中,纳兰写下了一组著名组诗《梦江南》,写尽了江南的风光如画。
归来后纳兰便娶沈宛为妾,两人恩爱如蜜。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纳兰地位的特殊,既是皇帝贴身侍卫,又是满清贵族,竟然娶了一位汉族民间女子。纳兰处处受压,终于不得已与沈宛分离。送她回江南。这便是这首《南乡子·烟暖雨初收》的写作背景。
翻译注释
翻译
雨刚刚晴,远处升起暖暖雾气。幽静的小园里繁花落尽。 伸手轻轻摘下一双红豆,低下头,想起了我们生死相隔,不由泪流满面。
人离开了就像这过去的春天容颜不再,繁华易失。拿着酒临溪伤神。就算是有人面桃花,一叶扁舟,也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注释
(1)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
(2)红豆子:即相思树所结之子。果实成荚,微扁,子大如豌豆,色鲜红或半红半黑。古人以此作为爱情或相思的象征。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卮酒:古代盛酒的器皿。
(4)酹:指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
(5)石尤:石尤风,即逆风或顶头风。
(6)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意谓与你分别之后,定然还有人在这里乘小船作别。桃叶渡:渡口名。地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因晋王献之于此歌烦其妾桃叶而得名。后人以此代指情人分别之地,或分别之意。
(7)一种烟波各自愁:谓同样的烟波渡口,同样的分别,但各人却有着各自的离愁了。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晩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南乡子·集句
怅望送春怀。渐老逢春能几回。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
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
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
应是蹑飞鸾,月下时时整佩环。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折得梅花独自看。
南乡子·好个主人家
好个主人家。不问因由便去嗏。病得那人妆晃了,巴巴。系上裙儿稳也哪。
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今日新欢须记取,孩儿,更过十年也似他。
南乡子·双荔枝
天与化工知,赐得衣裳总是绯。每向华堂深处见,怜伊,两个心肠一片儿。
自小便相随,绮席歌筵不暂离。苦恨人人分拆破,东西,怎得成双似旧时。
南乡子·云带雨
云带雨,浪迎风,钓翁回棹碧湾中。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缆却扁舟篷底睡。
南乡子·何处倚阑干
何处倚阑干,弦管高楼月正圆。胡蝶梦中家万里,依然,老去愁来强自宽。
明镜借红颜,须着人间比梦间。蜡烛半笼金翡翠,更阑,绣被焚香独自眠。
南乡子·早岁入皇州
早岁入皇州,尊酒相逢尽胜流。三十年来真一梦,堪愁。客路萧萧两鬓秋。
蓬峤偶重游。不待人嘲我自羞。看镜倚楼俱已矣,扁舟。月笛烟蓑万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