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行

〔唐代〕刘禹锡

阴风振寒郊,猛虎正咆哮。

徐行出烧地,连吼入黄茆。

壮士走马去,镫前弯玉弰。

叱之使人立,一发如铍交。

悍睛忽星坠,飞血溅林梢。

彪炳为我席,膻腥充我庖。

里中欣害除,贺酒纷呶号。

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

作品简介

《壮士行》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创作的一首五言乐府诗。此诗精心地塑造了一个射虎斩蛟的壮士,刻画了诗人理想中的英雄人物,激励自己像这位壮士那样,射虎斩蛟,与反动的保守势力斗争 到底。全诗语言朴实,明白如话,反映了诗人平实的诗歌创作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刘禹锡被贬朗州期间。永贞革新失败后,诗人被贬朗州。一方面朗州境内人烟稀少,山林中虎狼横行,水中蛟龙出没,当地人民深受其害,人们一直渴望着出现射虎斩蛟的英雄。另一方面当时朝中的反动势力横行无忌,猖獗一时,正如那凶悍傲慢的猛虎、蛟龙。有感于此,刘禹锡写下了《壮士行》。

翻译注释

翻译

阴风振荡着荒凉的郊野,猛虎啊正在咆哮。

它漫慢走出围场,连吼着钻入黄色的茅草。

壮士啊骑着马飞快而去,在镫前拉开玉弓鞘。

大喊一声猛虎象人立起来,一发饮羽射中如长矛。

猛虎目光消失似星坠,鲜血飞溅染红了树梢。

彪炳的虎皮铺我坐席,虎肉入我厨房任我烧。

除掉祸害乡里人喜欲狂,纷纷祝酒欢呼声浪高。

明日要在长桥上,倾城出动看斩蛟。

注释

(1)阴风:寒风。

(2)寒郊:荒凉的郊野。

(3)烧地:古代南方山区刀耕火种,农民在秋冬之际放火烧山,然后耕作,称为烧地。

(4)镫:挂在马鞍两边的踏脚。

(5)玉弰:用玉装饰的弓。

(6)铍交:铍(pī):大矛。交:加。

(7)悍睛:凶恶的目光。

(8)彪炳:本指老虎身上色彩斑斓的花纹,这里指虎皮。

(9)呶号:一作“号呶”,欢呼喧哗。

全文拼音版

zhuàngshìxíng
yīnfēngzhènhánjiāoměngzhèngpáoxiāo
xíngchūshāoliánhǒuhuángmáo
zhuàngshìzǒudèngqiánwānshāo
chìzhī使shǐrénjiāo
hànjīngxīngzhuìfēixuèjiànlínshāo
biāobǐngwèishānxīngchōngpáo
zhōngxīnhàichújiǔfēnnáohào
míngzhǎngqiáoshàngqīngchéngkànzhǎnjiāo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他出身儒学世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诗风雄健豪迈,兼具哲理与民歌风味,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广为传诵。刘禹锡早年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谜,但始终乐观豁达。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的诗文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对后世影响深远。

刘禹锡的诗

相关推荐

清平乐·采芳人杳

〔宋代〕张炎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百步洪二首·其一

〔宋代〕苏轼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险中得乐虽一快,何异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

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

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余何。

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譊譊师所呵。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宋代〕苏轼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发白马

〔唐代〕李白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太湖恬亭

〔宋代〕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

一公新泉

〔唐代〕严维

山下新泉出,泠泠北去源。

落地才有响,喷石未成痕。

独映孤松色,殊分众鸟喧。

唯当清夜月,观此启禅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