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南夕望》是杜甫晚年漂泊湖南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湘江畔眺望夕阳下的祠庙景象,借苍茫的暮色与孤寂的祠宇,抒发了诗人羁旅漂泊的愁苦、对家国命运的忧虑,以及晚年孤寂无依的悲凉心境。全诗意境苍凉,语言凝练,体现了杜甫晚期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祠南夕望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
兴来犹杖屦,目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祠南夕望》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杜甫时年58岁。当时,诗人漂泊至湖南,生活困顿,疾病缠身,但仍心系家国。他途经湘江一带,于黄昏时分远望江畔祠庙,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诗中“兴尽才无闷”一句,透露出诗人试图在自然景物中寻求慰藉,却终究难掩内心深沉的忧思。
翻译注释
翻译
江边的风景随着百丈竹索不断变换,孤舟在斜阳下缓缓前行。
杖屡登岸,犹如昨日,而目断湘祠,飘飘渺渺就好像隔着云纱。
回想花竹幽冥,更加觉得凄凉,暮色中的花也是那样迷茫。
迁客旅人经过这个清绝之地,都不禁感叹不已。
注释
(1)百丈:牵船的篾缆。
(2)杖屦:手杖与鞋子。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五律·喜闻捷报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落梅风·斜阳外
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
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杜鹃声莫啼归去。
湘妃怨·次韵金陵怀古
朝朝琼树后庭花,步步金莲潘丽华,龙蟠虎踞山如画。
伤心诗句多,危城落日寒鸦。凤不至空台上,燕飞来百姓家,恨满天涯。
白燕
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
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
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
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
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
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九
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
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
南乡子·自述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别诗二首·其一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有木诗八首·其三
有木秋不凋,青青在江北。
谓为洞庭橘,美人自移植。
上受顾盼恩,下勤浇溉力。
实成乃是枳,臭苦不堪食。
物有似是者,真伪何由识。
美人默无言,对之长叹息。
中含害物意,外矫凌霜色。
仍向枝叶间,潜生刺如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