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这首五言律诗是杜甫借咏萤火虫抒怀之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萤火虫的微弱光芒和飘零命运,暗喻自身在乱世中的卑微处境。全诗语言精练,寓意深刻,将物我之境完美融合,体现了杜甫咏物诗"体物寓兴"的艺术特色。
萤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
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
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萤火》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期。诗中"腐草出"(古人误认萤火虫为腐草所化)、"近太阳"(喻指朝廷)等句,既写物性又暗含政治隐喻;"十月清霜"的肃杀景象,反映诗人对自身如萤火般飘零命运的忧虑。这是杜甫"秦州咏物诗"中托物言志的典范。
翻译注释
翻译
萤火虫侥幸由腐草而化出,却胆敢靠近太阳飞舞。
它的光亮不足以照亮书卷,有时还会玷污衣衫。
微小的躯体,常在慢帐外随风飘荡,或在林边树下带雨挣扎。
等到十月到来清霜凝重时,不知会飘落在哪里去。
注释
(1)幸:侥幸。
(2)因:依靠,凭借。
(3)敢:岂敢,不敢。
(4)太阳:一说喻指君王。
(5)未足:不足以。
(6)时:有时。
(7)点:玷污。
(8)幔:帷幔。
(9)微:指萤火虫闪着微光。
(10)重:清霜凝重。
(11)飘零:漂泊。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普天乐·西山夕照
晚云收,夕阳挂,一川枫叶,两岸芦花。鸥鹭栖,牛羊下。
万顷波光天图画,水晶宫冷浸红霞。凝烟暮景,转晖老树,背影昏鸦。
答柳恽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四
丹木生何许?乃在峚山阳。
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
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
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
唐叔良溪居
高斋每到思无穷,门巷玲珑野望通。
片雨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
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灯光静坐中。
为问只今江海上,如君无事几人同?
阊门外登溪船五首·其一
步下新船试水初,打头揽载适逢予。
一椽板屋才经雨,两面油窗好读书。
剩买春风木芍药,乱篸棐儿竹籧篨。
清溪浮取松亭子,赏遍千山不要驴。
周颂·昊天有成命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
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
寄远
前山极远碧云合,清夜一声白雪微。
欲寄相思千里月,溪边残照雨霏霏。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
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沉醉东风·幽居
脚到处青山绿水,兴来时白酒黄鸡。远是非,绝名利,腹便便午窗酣睡。鹦鹉杯中昼日迟,到强似麟麒画里。
笑白发犹缠利锁,喜红尘不到渔蓑。八咏诗,三闾些,收拾下晚春工课。茅舍竹篱小过活,有情分沙欧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