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归·秋江带雨

〔宋代〕史达祖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尊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作品简介

《八归·秋江带雨》是南宋词人史达祖所作的一首羁旅词。这首词抒写了词人秋日傍晚在江边对景感怀的愁苦之情。上片写景,描绘出一幅清疏淡远而充满生活情味的秋江俯瞰图;下片抒情,写漂泊天涯的凄凉感和饮酒消愁,表达了对远方故人思念的深情。全词低回跌宕,疏俊奇秀,写景入画而凄艳,抒情沉郁而深婉,是其抒情词之绝构。

创作背景

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十月左右,史达祖随从礼部李璧出使金国,侦察金国形势。出使途中,史达祖写了一组纪行词,来叙述其这段经历,《八归·秋江带雨》这首词便是其中一首。

翻译注释

翻译

秋日江流挟带着秋雨,寒冷的沙滩萦绕的水边。我独自一人站在画阁的栏杆旁俯瞰这荒凉的景象,心中满怀愁绪。烟雨迷蒙,渔夫们披蓑撒网的声响,惊动了我的诗兴,却又被纷纷飞起的海鸥。搅得我吟成的佳句难以接下去。冷眼尽望,美好的景色如在画里,对岸有隐约如云的房屋竹篱。想必大半是樵村渔市,在黄昏暮色里竞相燃起了枯竹,炊烟袅袅升起。

我自信自己风流犹存,尚未衰老,就靠持杯饮酒,抚慰我触目惊心的悲凉凄苦。从南陌一声鞭响,在官家的渡口乘舟行旅,幸亏有歌女开怀,使我眉展心舒,消释一些愁绪。残阳匆匆落幕,已觉得忧愁挂上高树。我实在难以忍受故人远在天际的事实,望断江淮的群山,也看不见一只鸿雁帮我把相思传递给她。

注释

(1)八归:词牌名。双调一百十五字,上片十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四仄韵。

(2)瞰:登高俯视。

(3)烟蓑:捕鱼人。烟雨迷茫中身披蓑衣,指渔父。

(4)散响:指渔父撒网入水发出的响声。

(5)乱鸥:群鸥乱飞。

(6)秀句:俊秀的诗词之句。

(7)隔岸:对岸。

(8)云屋:指堆积若云的房屋。

(9)然竹:烧竹。然:同“燃”。

(10)凭持尊酒:凭此酒杯饮酒。

(11)歌眉:歌女之眉。代指歌女。

(12)舒绿:舒展愁眉,古人以黛绿画眉,绿即指眉。

(13)早觉:已觉。

(14)乔木:高大的树木。此处指故乡。

(15)望彻:望尽。

(16)淮山:指扬州一带的山。

(17)雁足:传说雁足可系书传信。

全文拼音版

guī··qiūjiāngdài
qiūjiāngdàihánshāyíngshuǐrénkànhuàchóuyānsuōsànxiǎngjīngshīháibèiluànōufēixiùnánlěngyǎnjìnguīhuàshàngrènànwēimángyúnxiǎngbànshǔshìqiáocūnjìngránzhú
xìnfēngliúwèilǎopíngchízūnjiǔwèiliángxīnbiānnángāoguānlàiyǒuméishū绿zhǐcōngcōngtiàoyuǎnzǎojuéxiánchóuguàqiáoyīngnánnàiréntiānwàngchèhuáishānxiāngyàn

作者介绍

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南宋汴梁(今河南开封)人。他的词,长于咏物描写,用笔细腻纤巧,颇为传神。史达祖曾事权奸韩侂胄,掌文书,颇有权势。后因韩北伐失败被杀,史达祖也受牵连黥面并贬死外地。可见他的人品远不如姜夔,但他的词典雅工巧,却与姜词相近,汪森云:“姜夔出,句琢字炼,归于醇雅,史达祖等羽翼之”。

史达祖的诗

相关推荐

八归·初暑无寐披衣待曙

〔近代〕金兆蕃

窗棂半白,灯檠全黑,愁味最耐咀嚼。新词略写缠绵意,还向晓钟声里,字字斟酌。可奈春蚕丝万缕,又幻作、庄严璎珞。解道是、去后韦郎,宛转念红萼。

重理黄昏剩梦,频频惊断,那辨檐铃城柝。枕教侬倚,被教侬展,睡怎不教侬著。尽悯悯闷闷,纵有长桑更无药。试开户起看,星斗绕树,啼鸟知人情绪恶。

八归·行石封山中小憩,见村姬焙茶偶咏

〔清代〕邹祗谟

翠霭朝轻,红云昼暖,石乳玉苕乍茁。

斑筠初织青丝笼,恰是吴姬相约,春纤其撷。

香刺蒙蒙沾缀露,应摘尽、金蕾珠蘖,携轻篓、带笑归来,衣染暗香绝。

却早柴扉半掩,红泉初汲,中妇拍茶才歇。

蒸凝青琼,焙来绿髓,制就些些雀舌。

看云鬟影动,幽意引奇芬初泄。

倦文园、自来消渴,仙掌分尝,瓮瓯斟涧雪。

八归·郦翁偕泛舟虞山之麓,过鹁鸽峰翁氏墓庐

〔近代〕金兆蕃

溪深柳浅,篱疏松密,臣玉尚有故宅。

窥帘一片波光软,应念液池春閟。草满凝碧。

昔昔暗通蓬岛梦,恨万里、高寒遥隔。

莫更问、残劫龙天,尽许逭泉石。

遐想当年誓墓,山灵知否,黯淡孤臣心迹。

压檐云絮,绕庭霜叶,总是闲愁凝积。

倚烟峦迥峙,好与斜阳吊今昔。

双华表、令威归也,不奈荒寒,空堂风雨夕。

八归·送山农归云间

〔清代〕李良年

荼蘼雪绽,楝花风近,春才剩一旬耳。

荒程折尽东西柳,见说九峰归客,又催行李。

驿草裙腰沙外冷,绕几曲、带愁烟水。

还记否、听雨床连,约我坐船尾。

试看吹绵野店,落红亭堠,多少匆匆游子。

芒鞋渐懒,青蓑白舫,商略五湖闲事。

念前期暗负,别后朱颜易憔悴。

输此去、采茶僧径,烧笋山家,人在绿阴里。

八归·除夕用竹垞翁丁未燕京除夕韵,与刘份士司马弟同作

〔清代〕杨葆光

愁牵客棹,春深番舶,轻掷一百五日。

秋冬倏又匆匆过,祗自小窗孤另,别离谁惜。

白发高堂劳远望,算几度、他乡除夕。

更费却、雁息鱼消,万里寄京国。

犹记云阳濑水,团圞客里,一样酣歌行炙。

远游无那,思归徒切,增得今年遥忆。

蓦惊心爆竹,闷对春镫挂尘壁。

惟应祝、锦衣归早,舞彩欢然,离怀还共白。

八归·春夜融谷叔从南雄归,别自都下,会在里门,历三年矣

〔清代〕沈岸登

垆头换酒,尊前留佩,凤城共赏风雅。

蓦然相见翻疑梦,惆怅旧游裙屐,回首衰谢。

歌板舞衣都在眼,算三载、分明如乍。

又谁意、灞岸离愁,后会在今夜。

闻说山踰梅驿,江沿章水,更住郁孤台下。

关心舴艋,风烟留滞,辛苦樯乌帆马。

到而今故里,重剪西窗小灯话。

话年来、竹林非旧,小阮交疏,天涯早归也。

八归·次姜白石韵

〔近代〕吴湖帆

芙蓉帐底,葡萄杯侧,清漏暗点未歇。

孤檠闪闪鸾衾悄,还记枕边魂断,影虚情切。

一曲琴心声乍度,悔早被、春风吹拨。

听啭彻、绿树藏莺,恼怨语红鴂。

争奈修眉分短,才华何用,会嫩常愁轻别。

几多柔绪,恁时娇宠,祗许偷题红叶。

指云窗信美,露湿苍苔沁尘袜。

凭谁是、画帘低卷,倦眼无眠,重楼犹倚月。

八归·其一·庚辰七夕,与卫立礼同用此调

〔明代〕邵亨贞

凉欺羽扇,风生蕲竹,秋意渐满院落。

商声又过梧桐井,还误剖瓜佳会,泛槎仙约。

谩忆中庭儿女夜,几笑语、花楼欢乐。

尚认得、织女桥边,半是旧乌鹤。

何事明河影下,佳期如许,暗抱一襟离索。

箭壶催梦,枕屏移恨,是青春行客。

对良宵感旧,鬓发萧萧叹潘岳。

阑干迥、翠帘休卷,待到更深,啼螀声又作。

八归·丁亥九月十二日舟发新州同仲叔返省应院试徐大同行联句一阕

〔清代〕梁鼎芬

花开犹昔,水流何处,閒过九日令节。

梧桐一叶随秋去,但有素琴幽怨,玉箫清绝。

庭院西风飘袂薄,又听得、数声啼鴂。

都迸入、一阵愁心,此意共君说。

长柰恹恹酒病,十年前梦,化作轻烟残月。

浅波飘荡,远山重复,那有梦魂飞越。

渐炉灰冷尽,只剩容华未消歇。

人间事、悽然翻笑,负了黄花,归舟斜日没。

八归·其二·秋夜咏怀寄钱南金

〔明代〕邵亨贞

清蟾半露,惊乌三匝,城上漏水乍滴。

微凉已透潇湘簟,还见小帘摇砌,淡灯垂壁。

夜色迢迢人睡去,正想到、山阳吹笛。

做弄得、客里文园,病后更无力。

还是秋期过了,鸣蛩窗户,又对新诗相忆。

片云天外,数峰江上,几误湘灵瑶瑟。

叹流光过眼,宋玉多情共今夕。

沧浪兴、扁舟客与,醉帽飘萧,亭皋清望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