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二》是杜甫历经艰险抵达肃宗行在后所作的五律组诗之一。诗人以"愁思胡笳"与"凄凉汉苑"的今昔对比,映衬"生还今日事"的恍如隔世之感。"司隶章"二句用汉光武帝中兴典故,暗喻唐肃宗灵武即位带来的希望。尾联"喜极而泣"的复杂情感,将个人劫后余生的喜悦与对国家复兴的期盼融为一体,展现了杜诗沉郁顿挫中的深挚情感。
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二
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
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
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
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二》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四月,杜甫从长安逃至凤翔(肃宗行在所)后。此前诗人被叛军俘至长安,目睹"汉苑"(指曲江等皇家园林)的破败,冒险穿越战线抵达凤翔。"司隶章"指朝廷恢复汉官威仪,"南阳"喻肃宗如光武中兴,诗中交织着对个人"生还"的感慨与对国家"气已新"的期待。
翻译注释
翻译
黄昏时愁思不已传来胡笳的悲音,满目凄凉是那失陷了的京城之春。
能活着回来只是今天才敢想的事,从小路逃亡随时都可能一命归阴。
严明的章法制度今天刚刚看得到,就像光武中兴一样这里气象已新。
喜悦的心情达到极点变成了悲伤,呜呜咽咽不能自禁泪水沾湿佩巾。
注释
(1)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追忆陷安史叛军时苦况。入夜则愁闻胡笳,当春则伤心汉苑(如《哀江头》所云)。汉苑是以汉比唐,如曲江、南苑等地。
(2)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活着回来,这只是今天的事情,因为昨天还在逃命,随时有作鬼的可能。间(jiàn)道,犹小道,伺其间隙之道而行,指由僻路逃窜。暂时人,谓生死悬于俄顷,见得十分危险。
(3)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写所见朝廷新气象。借古喻今,以汉光武帝比唐肃宗。《后汉书·光武纪》:“更始(刘玄)以光武(刘秀)行司隶校尉,于是置僚属,作文移,一如旧章。三辅吏士见司隶僚属,皆欢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宫威仪。”又:“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今属河南),遥望见春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光武(刘秀)南阳人。司隶,是汉代的司隶校尉,代指朝廷官员。
(4)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中兴有望,故“喜极而悲”。当歌而哭,当喜而悲,似乎反常,故曰翻倒极。黄生云:“七八真情实语,亦写得出,说得透。从五六读下,则知其悲其喜,不在一己之死生,而关宗社(国家)之大计。”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还睹司隶章,复见东都礼”,亦用汉光武事,但两句一意,未免合掌。于此可见杜诗用事之精密。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一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
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
雾树行相引,莲峰望忽开。
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喜迁莺·吴江与闲堂王臞庵家
烟空白鹭。乍飞下、似呼行人相语。细縠春波,微痕秋月,曾认片帆来去。万顷素云遮断,十二红帘钩处。黯愁远,向虹腰,时送斜阳凝伫。
轻许。孤梦到,海上玑宫,玉冷深窗户。遥指人间,隔江烟火,漠漠水葓摇暮。看葺断矶残钓,替却珠歌雪舞。吟未了,去匆匆,清晓一阑烟雨。
喜迁莺·真宗幸澶渊
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
缥缈。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
喜雨
天覆何弥广!苞育此群生。
弃之必憔悴,惠之则滋荣。
庆云从北来,郁述西南征。
时雨终夜降,长雷周我庭。
嘉种盈膏壤,登秋毕有成。
喜迁莺·月波疑滴
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
踪迹,漫记忆,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旧情拘未定,犹自学当年游历。怕万一,误玉人寒夜,窗际帘隙。
喜春来·金妆宝剑藏龙口
金妆宝剑藏龙口,玉带红绒挂虎头。
绿杨影里骤骅骝。得意秋,名满凤凰楼。
喜迁莺·人汹汹
人汹汹,鼓冬冬,襟袖五更风。大罗天上月朦胧,骑马上虚空。
香满衣,云满路,鸾凤绕身飞舞。霓旌绛节一群群,引见玉华君。
喜雨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喜春来·闺怨
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
喜闻太原同院崔侍御台拜兼寄在台三二同年之什
鹏鱼何事遇屯同,云水升沈一会中。
刘放未归鸡树老,邹阳新去兔园空。
寂寥我对先生柳,赫奕君乘御史骢。
若向南台见莺友,为传垂翅度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