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韩溉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

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

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

松树倚立于高空中的石栏边,清冷洁净无纤尘, 我闲来无事细数往事,梦境仿佛就要被思绪拆分。

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

翠绿的色泽原本应在秋霜之后更为鲜明显现, 那萧瑟的松声似乎更在月夜之中格外清晰可闻。

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山中啼鸣的猿猴,其声想是携带着苍茫山雨的湿意, 归巢的白鹤,其鸣或许与紫府云端遥相呼应成韵。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切莫去东园与那些艳丽的桃李一争春色, 因为盎然春光,自始至终都不属于你这傲骨凌霜的青松。

注释

(1)紫府:道教称仙人所居。

(2)竞:角逐;比赛。

松拼音版

sōng
kōnggāojiànlěngchénwǎngshìxiánzhēngmèngfēn
cuìběnshuānghòujiànhánshēngpiānxiàngyuèzhōngwén
yuánxiǎngdàicāngshānguīyīngyún
xiàngdōngyuánjìngtáochūnguāngháishìróngjūn

作品简介

《松》是唐代诗人韩溉的一首咏物七律。此诗以松为吟咏对象,通过多重视角展现其孤高坚贞的品格。首联以“倚空高槛”勾勒松树超然尘外的姿态;颔联“翠色霜后见,寒声月中闻”突出松耐寒特性,赋予其清峻意象;颈联用“啼猿”“归鹤”烘托松所处的幽深之境;尾联以“莫竞桃李”对比,点明松不与凡卉争春的傲骨。全诗托物言志,将松的物理特性与人格理想融合,体现了唐代咏物诗“不即不离”的审美境界。

作者介绍

韩溉,唐代江南诗人,《宋史·艺文志七》收其诗集1卷,已佚。《全唐诗》存诗7首、断句2。其中四首,他书或引作韩喜诗。韩溉、韩喜是否一人,尚难确定。参见韩喜。

相关诗文

题小松

〔唐代〕李商隐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南轩松

〔唐代〕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赠卖松人

〔唐代〕于武陵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五粒小松歌

〔唐代〕李贺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

画松

〔唐代〕景云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唐代〕李峤

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

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

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

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种松

〔清代〕宋荦

一片青葱色,移来历万峰。

数枝初伴鹤,孤干已犹龙。

日瘦阴还薄,风多响自重。

岁寒堪寄傲,何必大夫封?

〔唐代〕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