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这首五言排律是杜甫描写春日归居之乐的作品。诗人通过草堂周围的春日景象,抒发了暂得安居的欣慰和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全诗语言清新,意境闲适,在杜甫沉郁的主体诗风中别具一格,展现了其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春归
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
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
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
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春归》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诗中"频甲子"(多年漂泊)、"忽春华"(意外安居)对比,道出战乱中暂得栖身的感慨;"远鸥"、"轻燕"的意象,既写浣花溪实景,又隐喻诗人追求自由的心境。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难得的闲适之作,反映其"物性固莫夺"(《秋野》)的生活智慧。
翻译注释
翻译
草堂苔径临江一边长满了竹子,茅檐下面盛开着满地的鲜花。
离开草堂已经三年,转眼又到了花开的春天。
独自倚杖去看孤石,在江畔沙滩倾壶饮酒。
远鸥浮游观之似静,轻燕迎风上下斜飞。
人世间的道路险阻,而我的生命有限。
此身方醒又醉,乘兴所往即是我的家。
注释
(1)苔径:长满青苔的小路。
(2)临:挨近,靠近。
(3)覆:遮盖。
(4)频:多次。
(5)甲子:这里指用来记日的干支之一,每六十天一个“甲子”,诗人自离去至归来相去三年,共十八个“甲子”,所以说“频”。
(6)倏忽:一作“归到”。
(7)春华:即春花。
(8)倚仗看孤石:晋谢安所居的地方,有石一柱,谢安常倚仗相对。杜甫在这句诗里说的即指此。
(9)倾壶:指斟酒。
(10)沙:浣花溪有沙。
(11)梗:阻塞。
(12)吾生亦有涯:本自《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吾生也有涯”。涯,穷尽。
(13)乘兴:兴会所至。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日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春游
桥峻斑骓疾,川长白鸟高。
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
徙倚三层阁,摩挲七宝刀。
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
春居杂兴·其一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春风
春风虽自好,春物太昌昌。
若教春有意,惟遣一枝芳。
我意殊春意,先春已断肠。
春日秦国怀古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春坊正字剑子歌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鹈淬花白鹇尾。
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
挼丝团金悬簏簌,神光欲截蓝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春雨后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边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春蚕
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
不如无用蜘蛛网,网尽蜚虫不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