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云湖

〔宋代〕胡寅

衡湘久来往,眼到山辄对。

爱山真自性,久看眼未碍。

今朝渡石潭,兰桨乱青带。

初升岸稍高,忽喜地更大。

行行两垣间,沙路得平快。

豁然见良畴,小览百里外。

涵溶赵家汑,千顷疏几浍。

人家隔杨柳,或映桑林背。

连连麻麦墟,鸡犬达鸣吠。

宛如京洛郊,北望一怅慨。

古城谁所筑,隐隐仅如块。

娉婷九冢藏,巧致六宝在。

想其夸壮时,岂念遗迹晦。

主人陇西生,恳款具鲑菜。

墅前稼尤美,弥壤黄云晒。

云湖从此逝,日暖风不噫。

循冈逶迤登,呀口骇漰沛。

是名湖西缺,节缩有石埭。

舍舆尚盘陀,渐见湖尾派。

菰蒲傍篱落,猎猎村沽旆。

曳筇大堤长,堤址屹然塞。

胡床罗四五,植伞据其会。

恍若画图张,綵笔穷物界。

满奁开玉镜,万象自清汰。

浮光散鹅鹜,沉影乱鳞介。

纷纷渔舟子,点缀助姿态。

其心曾未閒,讵比观者泰。

东头输写处,百丈走霜濑。

汇为碧泓深,齧漱垠崿坏。

非兹两雄堨,何以镇横溃。

尚云春水时,雷注聒天聩。

田翁亦好事,巨艇遣迎载。

山阴兴则同,所访何必戴。

招提有豪客,置醴久相待。

归途瞰乌泉,船首滞葭荟。

朱楼亦近止,欲往思中败。

刺竿小弯埼,迥眺长岭背。

峰峦未可穷,却过陈家汇。

幽寻何所得,憩倦茂林最。

回船漾中流,枵腹思勇嘬。

羽觞凡五举,银鲫才一鲙。

山氓争睢盱,窥觇互惊怪。

桃源果何似,此地良足爱。

要当建亭榭,聊复艺菰芥。

赏心浩无涯,羲驭惨欲退。

吾侪幸强健,胜践莫辞再。

人生贵欢娱,世俗苦埃壒。

黄君早交友,闻善肯相诲。

杨君素疏豁,为善克自裁。

李君更清苦,有意饰纫佩。

彪君知勉励,不但闻梗概。

惟余真潦倒,道退齿徒迈。

从游亦何幸,鱼目惭明琲。

誓言来年春,景物重华綷。

荷花千叶装,一一青罗盖。

苍蒹没大浸,碧巘槛芳蔼。

远陪鸥鹭群,坐笑桔槔械。

仍须少留宿,促驾古所戒。

持钩不求鱼,何用五十犗。

优哉复悠哉,此乐未为太。

作品简介

《游云湖》是宋朝诗人胡寅的一首诗。这首诗主要描绘诗人在游览云湖时的所见所感,明线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美好赞叹之情,暗线寄予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态。

全文拼音版

yóuyún
héngxiāngjiǔláiwǎngyǎndàoshānzhéduì
àishānzhēnxìngjiǔkànyǎnwèiài
jīncháoshítánlánjiǎngluànqīngdài
chūshēngànshāogāogèng
xíngxíngliǎngyuánjiānshāpíngkuài
huōránjiànliángchóuxiǎolǎnbǎiwài
hánróngzhàojiātuōqiānqǐngshūhuì
rénjiāyángliǔhuòyìngsānglínbèi
liánliánmàiquǎnmíngfèi
wǎnjīngluòjiāoběiwàngchàngkǎi
chéngshuísuǒzhùyǐnyǐnjǐnkuài
pīngtíngjiǔzhǒngcángqiǎozhìliùbǎozài
xiǎngkuāzhuàngshíniànhuì
zhǔrénlǒng西shēngkěnkuǎnguīcài
shùqiánjiàyóuměirǎnghuángyúnshài
yúncóngshìnuǎnfēng
xúngāngwēidēngyakǒuhàipēngpèi
shìmíng西quējiésuōyǒushídài
shěshàngpántuójiànjiànwěipài
bàngluòlièliècūnpèi
qióngzhǎngzhǐránsāi
chuángluózhísǎnhuì
huǎngruòhuàzhāngcǎiqióngjiè
mǎnliánkāijìngwànxiàngqīngtài
guāngsànéchényǐngluànlínjiè
fēnfēnzhōuzidiǎnzhuìzhù姿tài
xīncéngwèixiánguānzhětài
dōngtóushūxiěchùbǎizhàngzǒushuānglài
huìwèihóngshēnnièshùyín崿èhuài
fēiliǎngxióngzhènhéngkuì
shàngyúnchūnshuǐshíléizhùguātiānkuì
tiánwēnghǎoshìtǐngqiǎnyíngzài
shānyīnxìngtóngsuǒ访fǎngdài
zhāoyǒuháozhìjiǔxiāngdài
guīkànquánchuánshǒuzhìjiāhuì
zhūlóujìnzhǐwǎngzhōngbài
竿gānxiǎowānjiǒngtiàozhǎnglǐngbèi
fēngluánwèiqióngquèguòchénjiāhuì
yōuxúnsuǒjuànmàolínzuì
huíchuányàngzhōngliúxiāoyǒngchuài
shāngfányíncáikuài
shānmángzhēngsuīkuīchānjīngguài
táoyuánguǒshìliángài
yàodāngjiàntíngxièliáojiè
shǎngxīnhàocǎn退tuì
cháixìngqiángjiànshèngjiànzài
rénshēngguìhuānshìāiài
huángjūnzǎojiāoyǒuwénshànkěnxiānghuì
yángjūnshūhuōwèishàncái
jūngèngqīngyǒushìrènpèi
biāojūnzhīmiǎndànwéngěnggài
wéizhēnlǎodàodào退tuì齿chǐmài
cóngyóuxìngcánmíngbèi
shìyánláiniánchūnjǐngzhònghuácuì
huāqiānzhuāngqīngluógài
cāngjiānméijìnyǎnkǎnfāngǎi
yuǎnpéiōuqúnzuòxiàogāoxiè
réngshǎoliú宿jiàsuǒjiè
chígōuqiúyòngshíjiè
yōuzāiyōuzāiwèiwèitài

作者介绍

胡寅(1098—1156),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胡安国侄。徽宗宣和三年进士。钦宗靖康初召为校书郎,从祭酒杨时受学。高宗建炎中因张浚荐,擢起居郎。上书陈抗金大计,反对茍安议和,言词切直。绍兴中为中书舍人,力阻遣使入金,出知严州、永州。官至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秦桧当国,深忌之,以讥讪朝政落职,安置新州。桧死复官。卒谥文忠。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

相关推荐

游敬亭山

〔南北朝〕谢朓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

隐沦既已托,灵异俱然栖。

上干蔽白日,下属带逥溪。

交藤荒且蔓,樛枝耸复低。

独鹤方朝唳,饥鼯此夜啼。

渫云已漫漫,夕雨亦凄凄。

我行虽纡组,兼得寻幽蹊。

缘源殊未极,归径窅如迷。

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皇恩既已矣,兹理庶无睽。

游月陂

〔宋代〕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游西池

〔魏晋〕谢混

悟彼蟋蟀唱,信此劳者歌。

有来岂不疾,良游常蹉跎。

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回阡被陵阙,高台眺飞霞。

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褰裳顺兰沚,徙倚引芳柯。

美人愆岁月,迟暮独如何?

无为牵所思,南荣诫其多。

游斜川

〔魏晋〕陶渊明

开岁倏五日,吾生行归休。

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

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

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

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

虽微九重秀,顾瞻无匹俦。

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

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

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

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

游龙门香山泉

〔唐代〕韦应物

山水本自佳,游人已忘虑。

碧泉更幽绝,赏爱未能去。

潺湲写幽磴,缭绕带嘉树。

激转忽殊流,归泓又同注。

羽觞自成玩,永日亦延趣。

灵草有时香,仙源不知处。

还当候圆月,携手重游寓。

游白水书付过

〔宋代〕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俛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游灵岩记

〔清代〕姚鼐

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其状如垒石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彻,寒光动寺壁。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趣,帷张而军行。岩尻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饮余。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入壁内者,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日“政和”云。

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聂君指岩之北谷,溯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当苻坚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而灵岩自宋以来,观宇益兴。

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颍:子颍他日之来也,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复溯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簏,以反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张峡夜宿,姚鼐记。

游黄山记

〔清代〕袁枚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厓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黄山有前、后海之名,左右视,两海并见。

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天风撼人,不可立。幸松针铺地二尺厚,甚软,可坐。晚至狮林寺宿焉。趁日未落,登始信峰。峰有三,远望两峰夹峙,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僧惧挽之。余笑谓:“坠亦无妨。”问:“何也?”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惜未挈长绳缒精铁量之,果若千尺耳。”僧大笑。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白练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熔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薄暮,往西海门观落日。草高于人,路又绝矣。唤数十夫芟夷之而后行。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一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余不能冠,被风掀落;不能袜,被水沃透;不敢杖,动陷软沙;不敢仰,虑石崩压。左顾右睨,前探后瞩,恨不能化千亿身,逐峰皆到。当“海马”负时,捷若猱猿,冲突急走,千万山亦学人奔,状如潮涌。俯视深坑、怪峰,在脚底相待。倘一失足,不堪置想。然事已至此,惴栗无益。若禁缓之,自觉无勇。不得已,托孤寄命,凭渠所往,觉此身便已羽化。《淮南子》有“胆为云”之说,信然。

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计步行五十余里,入山凡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