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桥晚眺

〔宋代〕陆游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

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

作品简介

《柳桥晚眺》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家居山阴时作的一首写景小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昏时分所眺望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绪,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淡淡悲情。此诗调动听觉和视觉,注意色彩和动静,变换视角和视线,将柳桥周围的景色描绘得恬静优美。

创作背景

《柳桥晚眺》此诗作于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秋,作者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家居,时已经七十七岁。柳桥在绍兴府东南二里,人们常在这里送别。诗人常来漫步,并多次形诸诗篇,此诗是诗人在秋夜里伫立柳桥所看到的景色时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小溪之滨,能听到鱼儿跳水的声音,纵横交错的树林,静候着白鹤飞回。

几片闲散的浮云哟,总难汇成小雨,只好贴着那碧绿的山腰,缓缓飘飞。

注释

(1)眺:向远处望。

(2)浦:诗中指河边、岸边。

(3)横林:茂密横生的树林。

(4)闲云:浮云,无雨的云,飘浮在空中,其状悠闲,故称闲云。

(5)故:所以。

(6)傍:依着、靠着。

(7)碧山:山岚苍翠貌。

全文拼音版

liǔqiáowǎntiào
xiǎowényuèhénglíndàiguī
xiányúnchéngbàngshānfēi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诗作近万首,为古代诗人存世作品最多者之一,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他力主抗金,却壮志难酬,晚年隐居山阴。其诗豪迈激昂,充满爱国热情,名篇《示儿》《游山西村》等脍炙人口。词与散文亦佳,有《剑南诗稿》传世。

陆游的诗

相关推荐

柳营曲·叹世

〔元代〕马谦斋

手自搓,剑频磨。古来丈夫天下多。青镜摩挲,白首蹉跎,失志困衡窝。

有声名谁识廉颇?广才学不用萧何。忙忙的逃海滨,急急的隐山阿。今日个,平地起风波。

柳梢青·岸草平沙

〔宋代〕仲殊

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

行人一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柳州峒氓

〔唐代〕柳宗元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柳敬亭说书

〔明代〕张岱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癗,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

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

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著色,细微至此。

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呫哔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

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瓷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不齰舌死也。柳麻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故其行情正等。

柳梢青·病酒心情

〔宋代〕黄简

病酒心情,唤愁无限,可奈流莺。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

天涯翠巘层层,是多少、长亭短亭。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