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梅》是南宋诗人刘翰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写凄凉的池馆,人去馆空,鸦欲栖息,语带双关;二句用“彩笔”与“落霞”两个典故,把诗人情绪低落、无心描景的情形展露;三句借古喻今,表达对时政的抨击;四句诗人自明心志,以“种梅花”来表示自己志向高洁。全诗惆怅怀古,借古伤今,表明诗人不与流俗合污的品格,起承转合,自然圆融,殊无痕迹。
种梅
凄凉池馆欲栖鸦,彩笔无心赋落霞。
怊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种梅》这首诗是诗人于宋亡之后,避居武夷山中十年之久,重返故里时所作。纵然诗人所居是池馆花苑,但国家已亡,山河依旧,更加引起诗人的伤感。
翻译注释
翻译
初春的孤馆池台寂寞凄凉,三三两两的乌鸦惊栖不定,欲下未下。我独宿在孤馆,无心赋诗作文,显露才华。
仕途失意,心情悲伤,更加觉得后庭的春色淡薄无味,只有在明月之下锄地栽种梅花。
注释
(1)赋落霞:有两层意思:一指描写眼前落霞;一指卖弄才华,王勃《滕王阁序》中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
(2)怊怅:悲伤失意的样子。
(3)后庭:有两层意思:一为实写,指自己所居的庭院;一指《玉树后庭花》,陈后主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常集众狎客寻欢作乐,自制新曲《玉树后庭花》,歌词绮艳,其音甚哀。后陈果亡。《玉树后庭花》遂成为亡国之音。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刘翰的诗
相关推荐
种柳戏题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种桃杏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种木槲花
上苑年年占物华,飘零今日在天涯。
只因长作龙城守,剩种庭前木槲花。
种树郭橐驼传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种兰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草,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种树
一树新栽益四邻,野夫如到旧山春。
树成多是人先老,垂白看他攀折人。
种瓜篇
种瓜东井上,冉冉自逾垣。
与君新为婚,瓜葛相结连。
寄托不肖躯,有如倚太山。
菟丝无根株,蔓延自登缘。
萍藻托清流,常恐身不全。
被蒙丘山惠,贱妾执拳拳。
天日照知之,想君亦俱然。
种荔枝
红颗真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中庭种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