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唐代〕杜甫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作品简介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咏怀古迹五首》组诗的第四首,咏怀蜀汉先主刘备在白帝城永安宫托孤的史事。诗人通过荒废的宫殿遗迹与依然受人祭祀的君臣祠庙对比,赞颂了刘备与诸葛亮"君臣一体"的典范关系。全诗怀古伤今,意境苍凉,体现了杜甫对理想政治关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寓居夔州时期。诗中"永安宫"在夔州白帝城,为刘备伐吴败退后驾崩处;"武侯祠"即诸葛亮祠,与先主庙相邻。杜甫借蜀汉遗迹,既抒发"君臣遇合"的政治理想,又暗含对肃宗猜忌功臣的讽喻。这是杜甫将历史反思与现实关怀相结合的怀古诗典范。

翻译注释

翻译

刘备出兵伐吴就驻扎在三峡,无奈战败归来去世在永安宫。

昔日翠旗飘扬空山浩浩荡荡,永安宫湮灭在这荒郊野庙中。

古庙里杉松树上水鹤做了巢,每逢节令仍举行隆重的祭祀。

丞相的祠庙就在先王庙临近,君臣共同享受着礼仪和祭礼。

注释

(1)蜀主:指刘备。

(2)永安宫:在今重庆市奉节县。

(3)野寺:原注今为卧龙寺,庙在宫东。

(4)伏腊:伏天腊月。指每逢节气村民皆前往祭祀。

全文拼音版

yǒng怀huáishǒu··
shǔzhǔkuīxìngsānxiábēngniánzàiyǒngāngōng
cuìhuáxiǎngxiàngkōngshān殿diànzhōng
miàoshānsōngcháoshuǐsuìshízǒucūnwēng
hóutángchánglínjìnjūnchéntóng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咏笼莺

〔清代〕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咏灯

〔唐代〕李昪

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

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

咏雪

〔元代〕吴澄

腊转鸿钧岁已残,东风剪水下天坛。

剩添吴楚千汪水,压倒秦淮万里山。

风竹婆娑银凤舞,云松偃蹇玉龙寒。

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

咏贫士七首·其二

〔魏晋〕陶渊明

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

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

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

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

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

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咏菊

〔明代〕丘浚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