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妣事略》是明代归有光追忆亡母的一篇记叙文。全篇主要借回忆母亲生前的几件事情,表现母亲治家的勤俭、对孩子的期望以及他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文章笔意疏淡,虽写家常琐事,但读来亲切动人。
先妣事略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年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疴。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归有光母亲十六岁嫁到归家,十八岁生下他,二十六岁去世,当时归有光只八岁。十六年后,归有光二十四岁,已娶妻育雏,可能出于养儿更知父母恩的原因,《先妣事略》这篇怀念母亲之作就是在这时写的 。
翻译注释
翻译
先母周孺人,生于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十六岁嫁到我家。过了一年多,生下一女,就是淑静大姐。一年后,生下有光,又过一年,生了一男一女双胞胎。夭折一人,另一个满周岁时也死了。又过一年多,生下有尚,怀孕足有十二个月。又隔一年,生淑顺,刚一岁,再生有功。生有功后,母亲身体比喂养其他孩子时健壮。然而,经常皱着眉头向婢女们讲:“我生这么多孩子,真吃够苦头了!”有位老婆婆端来一杯水,泡着两只田螺,说:“喝下这水就不会老怀孕了。”母亲举起杯来一饮而尽,却从此就不能讲话了。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母亲溘然长逝。诸儿女见家里人哭,也跟着哭起来,可心里还以为母亲睡着了呢。多伤心呀!那时家里请来画师,为母亲画像,喊出大姐和有光来,嘱咐人家:“鼻子以上,照有光画,鼻子下面,照淑静姐画。”因为这两个孩子长得最像母亲。
母亲名桂,外曾祖叫周明,外祖父叫周行,是位太学生。外祖母姓何。世世代代住在吴家桥,离县城东南三十里地。从千墩浦往南,对着桥头直到港湾以东一带,住户聚集,全是周姓人家。外祖父和他的三位兄长,家境都很殷实,为人敦厚、崇尚简约、朴实,与村人拉起家常来,言辞和蔼,待晚辈也无不亲善。
母亲去吴家桥时,抽空就纺棉花,回到城里,总忙着缉麻线。晚上,微弱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外祖父三天两头打发人来问暖问寒,送些土特产。母亲从不愁吃愁穿,却仍然辛苦劳作,好像朝不保夕似的。冬天,让婢女们把烧过的炉灰,再和成炭团,层层叠叠地放整齐,晒在台阶下面。屋里所有的东西都物尽其用,全家也看不见一个闲人。大孩子在身后牵着衣襟,怀里还抱着吃奶的孩子,即便如此,母亲手中还是不停地做针线活。家中打扫得窗明几净。对奴婢也宽厚有恩,他们哪怕挨了打,也都不忍心说怪话。过年时,吴家桥送来的鱼蟹果品,全家不分主仆,人人有份。所以只要听说吴家桥人来了,大家个个兴高采烈。有光七岁上,和堂兄有嘉一起进了学堂。每逢刮风下雨,堂兄总留下不走,有光尽管心里恋恋不舍,却不能在学堂留宿。母亲半夜醒来,就督促有光默读《孝经》,如果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母亲便十分高兴。
母亲死后,外祖母也去世了。周家不幸得了急性传染病,舅母死了,四姨嫁给顾家,也死了。全家相继死去三十口人,只有外祖父和二舅幸免于难。
母亲故去十一年后,大姐嫁给王三接,是母亲生前亲自许配的人家。十二年后,有光进入官学。在十六年上,有光娶妻,也是母亲在世时订的亲。婚后一年,有了一个小女儿。每当抱起幼女,思母之情,愈加强烈。夜深人静时与爱妻谈及先母,两人忍不住相对而泣。追记母亲生平一点琐事,恍如昨日,其他的都已茫然若失了。世上竟有失去母亲的人,天哪,这有多么令人痛心啊!
注释
(1)先妣:先母。
(2)孺人:明清时代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封孺人,后成为古人对母亲或妻子的尊称。
(3)弘治: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
(4)来归:嫁来。
(5)逾年:过了一年。
(6)生女子:生一男一女双胞胎。
(7)殇一人:生时死了一个。
(8)期:满一年。
(9)不育者:无法抚养。
(10)妊:怀孕。
(11)乳:养育。
(12)加健:费力。
(13)颦蹙:皱眉头。
(14)老妪:老妇人。
(15)妊不数矣:不会经常怀孕。
(16)举之尽:端起来喝完了。
(17)喑:哑。
(18)正德:明武宗朱厚照的年号。
(19)卒:死。
(20)寝:睡着。
(21)延画工画:请来画工(为死去的母亲)画象。
(22)肖:像。
(23)讳:封建时代称死去的尊长名字为讳。
(24)太学生:太学的学生。太学为全国最高学府,在明代就是国子监。
(25)直桥:对着桥头。
(26)并:依傍。
(27)资雄:有钱。
(28)姁姁:言语温和亲切。
(29)之:到。
(30)木棉:棉花。
(31)缉纑:把麻搓成线,准备织布。
(32)荧荧:闪动的样子。
(33)夜分:半夜。
(34)问遗:馈赠。
(35)不谋夕:本意指贫家吃了早饭没晚饭。这里是形容作者母亲的勤劳俭约。
(36)累累:繁多的样子。
(37)暴:同“曝”,晒。
(38)靡:无。
(39)攀衣:拉着衣角行走。
(40)乳抱:抱在怀中喂奶。
(41)纫缀不辍:缝缝补补。
(42)洒然:整洁的样子。
(43)遇僮奴有恩:对待奴仆很讲情义。
(44)棰楚:杖打,一种用木杖鞭打的古代刑罚。
(45)不忍有后言:不肯在背后说埋怨的话。
(46)致:送给。
(47)率人人得食:都能人人吃到。
(48)从兄:堂兄。
(49)辄留:请假不去上学。
(50)恋恋:依依不舍。
(51)中夜觉寝:半夜睡醒。
(52)龃龉:牙齿上下不整齐,指不顺畅。
(53)羊狗之疴:疾病,羊癜风。
(54)许聘:定下的亲事。
(55)学官弟子:即秀才,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生员。学官是各级地疗教官的统称,府学称教授,州学称学正,县学称教谕,负责管教在学的生员。
(56)有妇:结婚。
(57)追惟:追念。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归有光的诗
相关推荐
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
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
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
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
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
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
西郊候中军,平沙悬落晖。
驿马从西来,双节夹路驰。
喜鹊捧金印,蛟龙盘画旗。
如公未四十,富贵能及时。
直上排青云,傍看疾若飞。
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
天子日殊宠,朝廷方见推。
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
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
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
小村
淮阔洲多忽有村,棘篱疏败谩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
效陶彭泽
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
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
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
尽醉茅檐下,一生岂在多。
潭上作
竹岛残阳映翠微,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四
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
三五明月满,盈盈不自珍。
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
如何负公鼎,被夺笑时人。
朱履曲·那的是为官荣贵
那的是为官荣贵,止不过多吃些筵席,更不呵安插些旧相知。家庭中添些盖作,囊箧里攒些东西,教好人每看做甚的。
正胶漆当思勇退,得参商才说归期,只恐范蠡、张良笑人痴。抻着胸登要路,睁着眼履危机,直到那其间谁救你。
吊屈原赋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谓随、夷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吁嗟默默,生之亡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谇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螾?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征兮,遥增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容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六月南风吹白沙,吴牛喘月气成霞。
水国郁蒸不可处,时炎道远无行车。
夫子如何涉江路?云帆袅袅金陵去。
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
我家寄在沙丘傍,三年不归空断肠。
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