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

〔唐代〕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作品简介

《旅夜书怀》是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创作的五言律诗,以雄浑的宇宙意象反衬个体的渺小与孤独。首联"细草危樯"的细微与"独夜舟"的孤寂形成反差;颔联"星垂野阔""月涌江流"的壮阔景象,将诗人的视野推向无限时空;颈联"名岂文章"的自嘲与"官应老病"的无奈,揭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尾联"天地沙鸥"的比喻,将漂泊感升华为存在主义的生命体悟。全诗以二十字的空间对比(细草—平野、孤舟—大江)和四组矛盾修辞(垂—涌、岂—应),构建起中国诗歌史上最深邃的孤独意境。

创作背景

《旅夜书怀》此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五月,杜甫离蜀东下途中。时严武病逝,诗人失去依靠,携家乘舟出峡。"星垂"句实写渝州(今重庆)至忠州(今忠县)段长江夜景,"沙鸥"意象既喻自身漂泊,亦暗含"白鸥没浩荡"(《奉赠韦左丞丈》)的未酬之志。在"老病休官"的表象下,是一个灵魂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

翻译注释

翻译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注释

(1)岸:指江岸边。

(2)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3)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4)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5)大江:指长江。

(6)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7)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应:认为是、是。

(8)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有“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全文拼音版

shū怀huái
cǎowēifēngànwēiqiángzhōu
xīngchuípíngkuòyuèyǒngjiāngliú
míngwénzhāngzhùguānyīnglǎobìngxiū
piāopiāosuǒtiānshāōu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旅宿

〔唐代〕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旅寓安南

〔唐代〕杜审言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旅寓洛南村舍

〔唐代〕郑谷

村落清明近,秋千稚女夸。

春阴妨柳絮,月黑见梨花。

白鸟窥鱼网,青帘认酒家。

幽栖虽自适,交友在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