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二首》是宋代文学家陆游所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第二首把梦中游的镜头锁定在“壁间墨痕”上,表达了对已亡人久久不泯的思念之情。此组诗抒写哀婉深挚,凄楚动人。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二首·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鏁壁间尘。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陆游八十一岁。这年冬十二月二日,陆游梦中来到城南沈园,接近沈园时,他想去,但又怕去,怕那里的一切都让他伤心。但他还是一步步走向沈园,去那里睹物思人,最终走进了沈家园。园中一派冬尽春来的景象,梅花盛开,幽香拂袖。岸柳绿了,池水涨了。而他所思念的佳人玉骨早朽,只留下壁间风尘侵蚀的斑斑墨痕。梦中新与旧、荣与枯的对比,在陆游心中留下了复杂而斑斓的投影。一梦醒来,他追忆梦境写下这组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在城南的小路上又迎来春风,只见当年的梅花却不见当年的人。
她虽早已成了九泉下的黄土,但壁上犹在是尘封的她和我的墨痕。
注释
(1)沈氏园亭:即绍兴沈园。
(2)小陌: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
(3)玉骨:指唐婉。
(4)泉下:黄泉之下。指人死后埋葬的墓穴。旧时迷信也指阴间。
(5)墨痕:指作者五十年前书于沈园墙壁上的《钗头凤·红酥手》。
(6)鏁:古同“锁”,封住,封闭。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陆游的诗
相关推荐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二首·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十二月十五夜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一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
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水船。
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楸花媚远天。
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三
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春来准拟开怀久,老去亲知见面稀。
他日一杯难强进,重嗟筋力故山违。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十七日观潮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十六字令三首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
远钟入枕雪初晴,衾铁棱棱梦不成。
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
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
待得春来也,香消减,态凝伫,百花休漫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