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诗人陆游的咏物词代表作。全词以"驿外断桥"的荒寒之境起笔,"黄昏风雨"的叠加摧残强化孤寂,"群芳妒"的反衬凸显品格,终以"香如故"的终极坚守完成精神升华。词人将梅花塑造成饱经磨难而志节不改的士人象征,其"不争春-任群妒-香如故"的三重递进,将儒家"岁寒后凋"的伦理观推向美学极致,堪称中国咏物词"托物言志"的巅峰之作。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卜算子·咏梅》此词作于淳熙二年(1175年)陆游51岁闲居山阴时,正值其因力主抗金遭弹劾罢官后。词中"驿外断桥"暗喻政治边缘处境,"群芳妒"影射主和派排挤。作为陆游"烈士暮年"心态的艺术结晶,毛泽东1961年反其意而作《卜算子·咏梅》,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末二句比兴深远,妙在不说尽。"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称此词"将儒家殉道精神审美化"。
翻译注释
翻译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注释
(1)驿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2)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3)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4)更:又,再。
(5)著:同“着”,遭受,承受。
(6)苦:尽力,竭力。
(7)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
(8)一任:全任,完全听凭。
(9)群芳:群花,这里借指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10)碾:轧烂,压碎。
(11)作尘:化作灰土。
(12)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故:指花开时。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陆游的诗
相关推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坡羊·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