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唐代〕杜甫

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

枉道祇从入,吟诗许更过。

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

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作品简介

《过宋员外之问旧庄》是杜甫晚年凭吊宋之问旧宅的怀古诗,以"零落池馆"的废墟意象钩沉盛唐文坛往事。首联"首阳阿"用伯夷叔齐采薇典,暗讽宋之问依附武后、终遭赐死的矛盾人生;颔联"枉道""吟诗"的今昔对比,揭示文学与权力的复杂关系;颈联"耆老""山河"的并置,将个人记忆扩展为时代沧桑;尾联"将军树"(宋之问父宋令文曾任左骁卫将军)的暮色悲风,完成对文人命运的诗性审判。全诗以"过旧庄"的物理空间,建构起历史反思的精神维度。

创作背景

《过宋员外之问旧庄》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流寓夔州时。宋之问(约656—712)为武后朝著名诗人,其旧庄在陆浑(今河南嵩县),杜甫青年时曾游历。诗中"首阳阿"的反讽、"将军树"的隐喻,既是对宋之问"才高德薄"的评判,亦寄寓诗人对自身"漂泊西南"的宿命感喟。

翻译注释

翻译

大诗人宋之问的旧山庄别墅,孤零地坐落在河南偃师县西北的首阳山的山腰。

恰好我绕道经过此处,见人们在此随意出入,宅内并无人迹,前辈啊,能否允许我前来吟诗探访啊?

我停留下来向老人询问宋公的子孙家世,老人告诉我,他家已无人了。我对着依然如故的山河,感到十分冷落、孤寂。

看到宋公当时的园林树木,愈加使我回忆起昔日的情境而感到悲伤,真是越到走下坡路,凄厉的寒风越多!

注释

(1)宋公:指宋之问,初唐诗人,曾任考功员外郎。字延清,虢州弘农人。首阳山在河南府,虢与河南为邻,故宋有别墅在焉。

(2)池馆:指山庄别墅。

(3)首阳:山名。

(4)阿:山腰。

(5)枉道:绕道赶路。

(6)祇:还、依然。

(7)淹留:停留。

(8)耆老:指宋之问的子孙。耆:古代年过60岁称耆。

(9)将军树:指宋之悌栽种的树木。

全文拼音版

guòsòngyuánwàizhīwènjiùzhuāng
sònggōngjiùchíguǎnlíngluòshǒuyángē
wǎngdàozhǐcóngyínshīgèngguò
yānliúwènlǎoxiàngshān
gèngshíjiāngjūnshùbēifēngduō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过华清宫

〔唐代〕李贺

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

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

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

过香积寺

〔唐代〕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过崔八丈水亭

〔唐代〕李白

高阁横秀气,清幽并在君。

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

猿啸风中断,渔歌月里闻。

闲随白鸥去,沙上自为群。

过天生桥

〔明代〕王守仁

水光如练落长松,云际天桥隐白虹。

辽鹤不来华表烂,仙人一去石桥空。

徒闻鹊驾横秋夕,谩说秦鞭到海东。

移放长江还济险,可怜虚却万山中。

过申州作

〔唐代〕戴叔伦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

寥落千余里,山高水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