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

〔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作品简介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为咏史怀古诗的典范之作。全诗以"折戟沉沙"的战场遗物起笔,通过"磨洗认前朝"的细节动作,引出对赤壁之战的重新解读。后两句以"东风"与"铜雀"对举,在假设性推理中完成历史反思。诗人将重大历史事件聚焦于"二乔"命运这一独特视角,以小见大,体现了晚唐咏史诗"含蓄深婉"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赤壁》此诗作于会昌二年(842年)杜牧任黄州刺史期间,时年40岁的诗人登临赤壁古战场而作。诗中"周郎"指周瑜,"铜雀"为曹操所建台名,"二乔"乃东吴美女。杜牧一反传统歌颂周瑜的写法,通过"东风偶然性"的思考,反映了晚唐士人对历史决定论的怀疑。作为历史翻案诗的代表,其精妙的构思影响后世无数咏史创作,清代贺裳评其"用意隐然,最为得体"。

翻译注释

翻译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注释

(1)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2)销:销蚀。

(3)将:拿,取。

(4)磨洗:磨光洗净。

(5)认前朝:辨认出是前朝遗物。前朝:这里指赤壁之战的时代。

(6)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7)周郎:即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孙策、孙权手下的重要将领。他曾利用东风之势火烧赤壁,大败曹军。

(8)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建于邺城 (今河北临漳西),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

(9)二乔:即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东吴美女,被称为大乔、小乔。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全文拼音版

chì
zhéchénshātiěwèixiāojiāngrènqiáncháo
dōngfēngzhōuláng便biàntóngquèchūnshēnsuǒèrqiáo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风格俊爽峭拔,尤擅七绝与咏史诗,代表作《泊秦淮》《山行》《阿房宫赋》等,以精炼的语言讽喻时政,抒写怀古之思。曾任中书舍人,晚年居樊川别墅,故文集名《樊川文集》。其诗赋兼具豪迈与细腻,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杜牧的诗

相关推荐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野望

〔唐代〕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庭中有奇树

〔两汉〕佚名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龟虽寿

〔两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宋代〕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