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何氏五首·其三

〔唐代〕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作品简介

《重过何氏五首·其三》此诗为杜甫田园组诗《重过何氏五首》中的第三首,描绘春日傍晚品茶题诗的闲适之趣,展现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

创作背景

《重过何氏五首·其三》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杜甫时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遭冷落,重游何氏山林时触景生情,写下此组诗,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翻译注释

翻译

坐在平台上欣赏落日的光景,迎着春风品味茶的浓香。

斜倚石栏,以笔蘸墨,拾取桐叶,题写诗章。

翡翠鸟在晒衣竿上快乐地鸣叫,蜻蜒悠闲地立在钓丝上。

从此我的幽兴更加深浓,希望能经常与您来往。

注释

(1)啜茗:食茶,饮茶。

(2)点:一作“照”。

(3)翡翠:指翡翠鸟。

(4)桁:晾衣杆。

(5)自今幽兴熟:一作“自逢今日兴”。

(6)亦:只是。

(7)无期:没有专门约定的日期。

全文拼音版

chóngguòshìshǒu··sān
luòpíngtáishàngchūnfēngchuòmíngshí
shílánxiédiǎntóngzuòshī
fěicuìmínghàngqīngtíngdiào
jīnyōuxìngshúláiwǎng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重山·晚过黄渡

〔清代〕朱祖谋

过客能言隔岁兵。连村遮戍垒,断人行。飞轮冲暝试春程。回风起,犹带战尘腥。

日落野烟生。荒萤三四点,淡于星。叫群创雁不成声。无人管,收汝泪纵横。

重九后二日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宋代〕杨万里

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

领取青天并入来,和月和天都蘸湿。

天既爱酒自古传,月不解饮真浪言。

举杯将月一口吞,举头见月犹在天。

老夫大笑问客道:月是一团还两团?

酒入诗肠风火发,月入诗肠冰雪泼。

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

焉知万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团月。

重读毛主席论持久战

〔近代〕叶剑英

百万倭奴压海陬,神州沉陆使人愁。

内行内战资强虏,敌后敌前费运筹。

唱罢凯歌来灞上,集中全力破石头。

一篇持久重新读,眼底吴钩看不休。

重阳

〔宋代〕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

〔元代〕揭傒斯

娟娟临古戍,晃晃辞烟树。

寒通云梦深,白映苍祠暮。

胡床看逾近,楚酒愁难驻。

雁背欲成霜,林梢初泫露。

故人明夜泊,相望定何处?

且照东湖归,行送归州去。

重阳

〔宋代〕陈与义

去岁重阳已百忧,今年依旧叹羁游。

篱底菊花唯解笑,镜中头发不禁秋。

凉风又落宫南木,老雁孤鸣汉北州。

如许行年那可记,谩排诗句写新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