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
我的先祖从邹鲁分支,世世代代崇尚儒风。
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学诗习礼遵循祖上遗教,子承父训直至我依然相同。
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
昼夜苦读时时自强不息,诗文词章已经相当精工。
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到了三十已是而立之年,只可叹命不好时运不通。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
慈母一天天接近衰老,一喜一忧都在我心中。
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奉养的美味总不能充足,简陋的食器里常常空空。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
敬慕为富贵宁愿执鞭的孔子,怀念棒檄书喜形于色的毛公。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因感于挚友在位激起弹冠欲望,哪能够甘心情愿固守困穷?
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
我是向执政的好友倾诉心愿,不是乱投名札求官场的昏庸。
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秦楚两地相隔这么遥远,何时才能与你一齐仕途亨通!
注释
(1)贻:遗留。
(2)邑:城市。
(3)维:语首助词。
(4)邹鲁:周代两个诸侯国名,都在今山东省境内,是周代礼乐昌盛之地。孟子为邹人。此指自己的祖先是孟子。
(5)儒风:儒家的传统。
(6)诗礼:儒家以《诗》《书》《札》《乐》《易》《春秋》为六经,这里用“诗礼”代指儒术。
(7)趋庭:《论语·季式》载,孔子的儿子鲤,一次在庭院里快步走过孔子面前,孔子问他学诗学礼没有,并且告诉他“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后来人们称子承父教为“趋庭”。
(8)绍:承继。
(9)末躬:徼末的自身。
(10)词翰:指诗赋文章;
(11)工:精致,工稳。
(12)三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13)嗟吁:叹息。
(14)命:命运,时运。
(15)慈亲:母亲。
(16)羸老:瘦弱衰老。
(17)喜惧:欢喜、忧虑。《论语·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8)甘脆:美味的食品。
(19)箪瓢夕屡空:形容家庭生活贫穷。箪,盛饭用的竹制食器。瓢,剖葫芦做成的宵水或盛酒的器具。
(20)执鞭:执鞭驾车。
(21)慕:仰慕,敬慕。
(22)夫子:指孔子。
(23)捧檄:东汉时庐江毛义,家境贫穷,以孝行而著称。官府征召他去做官,他摔着檄文,非常高兴。他母亲死后,便辞官守服。后来官府又征召他,他再也不出来做官了。诗人用此典故说明自,已是为侍养老母而求官。
(24)弹冠:比喻预备出仕。《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意谓王、贡二人友善,王吉做官,贡禹也准备出仕。后以“弹冠相庆"比喻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
(25)守固穷:安于困顿的处境。
(26)当途:当道,指执政的人。
(27)诉:倾诉。
(28)刺:名札。
(29)匪求蒙:不是去乞求蒙昧的人。匪同非。
(30)秦:今陕西一带,古属秦国,唐京都所在地。
(31)邈:遥远。
(32)翻飞:鸟振翅高飞,喻指仕途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