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口号》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四句跃过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先写南京往日之繁华,再转写如今那种繁盛已荡然无存,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荒芜凄凉的景象;后四句写故都帝王宫殿及明孝陵的荒废,诗人紧紧抓住能够反映江山易主的典型事物以抒写情怀,把长期以来在胸中激荡着的沧桑之感倾泻在诗中,抒发了对明朝灭亡的无限伤痛之情。全诗构思精巧,想象丰富,委婉含蓄,凝练深沉。
秣陵口号
车马垂杨十字街,河桥灯火旧秦淮。
放衙非复通侯第,废圃谁知博士斋。
易饼市傍王殿瓦,换鱼江上孝陵柴。
无端射取原头鹿,收得长生苑内牌。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秣陵口号》此诗创作于清顺治十年(1653)四月。当时诗人北上路过南京,见这座前朝古都眼前一片荒凉,昔日的繁华景象已荡然无存,由此而兴起家国兴亡的感慨,于是写下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车马经过那杨柳低垂的十字街,镇淮桥边亮着灯火的是旧时的秦淮。
官府已不再是前朝公侯的宅第,园圃荒废谁知原是前朝南监的厅斋。
在市肆卖饼旁边堆着王殿的砖瓦,在江上换鱼肩头挑着孝陵的树柴。
无缘无故地射了孝陵里的麋鹿,却发现它身上悬挂着长生苑的银牌。
注释
(1)秣陵:原为古县名,晋灭吴后以秦淮河以北为建邺,秦淮河以南为秣陵,因而后来也用秣陵来代称南京。
(2)口号:古诗标题用语,和“口占”相似,意即随口吟成,不加修饰的意思。
(3)河桥:指横跨秦淮河的镇淮桥,在南京城南门外古朱雀桥所在地。
(4)放衙非复通侯第:此句作者自注:“中山赐宅改作公署。”中山是指明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在南京有御赐的大宅,以后一直为世袭魏国公的徐家后裔所有,到明亡后才被没收为兵备道衙门。放衙:指官吏从衙署里散值退出,此指衙门。通侯:爵位名,此指徐达后裔。第:住宅。
(5)废圃:荒废的园圃。
(6)博士斋:指明代南京国子监。
(7)王殿瓦:帝王宫殿的砖瓦。
(8)孝陵柴:孝陵上的柴草。孝陵,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寝,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
(9)无端:无因。引申为无缘无故。
(10)长生苑:指饲养长生鹿的苑圃。古人把不准捕杀的动物都加“长生”之称,如“长生鹿”“长生牛”“长生猪”等等。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二
惨澹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
秦风·终南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亡!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报载患脑炎戏作
横眉岂夺蛾眉冶,不料仍违众女心。
诅咒而今翻异样,无如臣脑故如冰。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送羽林陶将军
将军出使拥楼船,江上旌旗拂紫烟。
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
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香菱咏月·其三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赏桂呈朔翁
西风来晚桂开迟,月宫移,到东篱。簌簌惊尘,吹下半冰规。拟唤阿娇来小隐,金屋底,乱香飞。
重阳还是隔年期。蝶相思。客情知。吴水吴烟,愁里更多诗。一夜看承应未别,秋好处,雁来时。
在邹诗
微微小子,既耈且陋。
岂不牵位,秽我王朝。
王朝肃清,惟俊之庭。
顾瞻余躬,惧秽此征。
我之退征,请于天子。
天子我恤,矜我发齿。
赫赫天子,明悊且仁。
县车之义,以洎小臣。
嗟我小子,岂不怀土。
庶我王寤,越迁于鲁。
既去祢祖,惟怀惟顾。
祈祈我徒,戴负盈路。
爰戾于邹,鬋茅作堂。
我徒我环,筑室于墙。
我既仙逝,心存我旧。
梦我渎上,立于王朝。
其梦如何,梦争王室。
其争如何,梦王我弼。
寤其外邦,欢其喟然。
念我祖考,泣涕其涟。
微微老夫,咨既迁绝。
洋洋仲尼,视我遗烈。
济济邹鲁,礼义唯恭。
诵习弦歌,于异他邦。
我虽鄙耈,心其好而。
我徒侃尔,乐亦在而。
将之湖州戏赠莘老·其一
余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
湖中桔林新著霜,溪上苕花正浮雪。
顾渚茶牙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
吴儿鲙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
亦知谢公到郡久,应怪杜牧寻春迟。
鬓丝只好封禅榻,湖亭不用张水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