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下贤》是晚唐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追思中唐著名文人沈亚之(字下贤)的诗作。首句以空灵夭娇之笔咏叹而起,一个“清”字道出沈亚之文辞的轻迥拔俗,也写出其清逸飞灵的人格。次句中诗人寻其旧居不着,惟有青苔杂草,悲凉之情油然而生。末两句是说诗人的梦魂竟在一天晚上来到了小敷山下,在梦境中浮现的是那鸣声淙淙的一脉清流和洁白澄明的一弯素月。此诗凭吊了沈亚之高洁的诗格和人格。
沈下贤
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作者杜牧任湖州刺史,在经过沈下贤曾居住过的小敷山时有感而作此诗。沈亚之善作传奇小说。他写的传奇,幽缈顽艳,富于神话色彩和诗的意境,在当时别具一格。李贺、杜牧、李商隐对他都很推重。故诗人杜牧作此诗以表达他对沈下贤的仰慕。
翻译注释
翻译
沈下贤所唱的诗,谁能够和得上?他旧居已是杂草满路青苔遍地形迹难寻了。
我在他家乡小敷山下一夜的梦境里,听到溪水如佩环琤琮,看到月光如同他襟怀高洁。
注释
(1)沈下贤:沈亚之(781~832),字下贤,吴兴(今浙江吴兴县)人。元和间进士,官至殿中侍御史,后贬为南康尉。是著名文学家,工诗善文,尤长于传奇小说。
(2)斯人:这人,指沈下贤。
(3)清唱:指作诗。
(4)和:指和诗。
(5)草径:杂草丛生的小路。
(6)苔芜:青苔遍地。
(7)不可寻:找不到,指沈下贤旧居遗迹。
(8)小敷山:又叫福山,在湖州乌程县西南二十里,是沈下贤旧居所在地。
(9)水如环佩:形容小敷山下河水之声如同妇女所饰环佩一样琤琮作响。
(10)月如襟:指月光清明如同沈下贤的襟怀一样高洁。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牧的诗
相关推荐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二首·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二首·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鏁壁间尘。
沈园二首·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
送君还山识君心,人生老大须恣意。
看君解作一生事,山间偃仰无不至。
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
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
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
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
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答沈器之二首·其二
涉远身良苦,登高望欲迷。
试吟青玉案,不是白铜鞮。
露下秋虫怨,风高北马嘶。
槎头有新味,人在太湖西。
送沈左司从汪参政分省陕西汪由御史中丞出
重臣分陕去台端,宾从威仪尽汉官。
四塞河山归版籍,百年父老见衣冠。
函关月落听鸡度,华岳云开立马看。
知尔西行定回首,如今江左是长安。
答沈器之二首·其一
江汉乘流客,乾坤不系舟。
玉琴虚素月,金剑落清秋。
野鹿知随草,饥鹰故上鞲。
风流大堤曲,一唱使人愁。
送沈亚之歌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凌波仙·吊沈和甫
五言常写和陶诗,一曲能传冠柳词,半生书法欺颜字。
占风流独我师,是梨园南北分司。当时事,仔细思,细思量不似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