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

〔宋代〕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作品简介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七言绝句,以独特的时序视角赞颂初冬的生机之美。前两句"荷尽"与"菊残"先抑后扬,通过"擎雨盖""傲霜枝"的意象对比,展现草木不同的生命姿态;后两句突转笔锋,以"橙黄橘绿"的鲜亮色彩,颠覆传统对冬季的萧条认知。全诗在二十八字中完成"衰败-坚韧-丰硕"的情感递进,体现苏轼"万物静观皆自得"的达观哲学。

创作背景

《赠刘景文》此诗作于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任杭州知州时,赠予时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友人刘季孙(字景文)。时年刘氏已五十八岁,苏轼以经霜犹茂的橘树喻其老当益壮。"橙黄橘绿"的意象取自屈原《橘颂》,却赋予其积极的人生启示,反映了北宋士大夫在逆境中寻求生命亮色的精神特质,对南宋陆游咏梅诗有所启发。

翻译注释

翻译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注释

(1)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2)擎:举,向上托。

(3)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4)菊残:菊花凋谢。

(5)犹:仍然。

(6)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7)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8)须记:一定要记住。

(9)最是:一作「正是」。

(10)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全文拼音版

zèngliújǐngwén
jìnqínggàicányóuyǒuàoshuāngzhī
niánhǎojǐngjūnzuìshìchénghuáng绿shí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相关推荐

长歌行

〔两汉〕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