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写一个独处闺中的女子春昼睡起后的生活情态。上阕纯写时节景物,勾画出一幅典型的暮春景象;下阕描写在这种环境薰染下女主人公的百无聊赖的心情。
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憀独倚门。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载: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相国(綯)假其(温庭筠)新撰密进之,戒令勿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温亦有言曰:“中书堂内坐将军。”讥相国无学也。《乐府纪闻》记载此事云:“令狐綯假温庭筠手撰二十阕以进。”据此,《菩萨蛮》诸阕乃温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绹进献唐宣宗之作。其时当在大中后期(850—859),正值温庭筠屡试不第之时。
温庭筠的《菩萨蛮》没有全部流传下来,现在能见到的有《花间集》收录的十四首,这是其中第十一首。
翻译注释
翻译
南园里满地都轻堆着飘落的柳絮,却听得一阵清明时节的急雨骤然而来。雨后的夕阳又悬挂在西边的天际,一树杏花却在急雨过后显得稀疏飘零。
被那雨声惊醒的女子默然无语,容颜却显出几分匀和秀美。女子起身将那枕后的屏山轻掩,望望窗外已是日暮苍茫的黄昏时分,靠在门楣上望着那黄昏风景,心境一时有些茫然无际。
注释
(1)菩萨蛮:又名“子夜歌”“重叠金”。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
(2)屏山:如屏之山,指屏风;床头小屏,亦名枕屏、枕障。
(3)无憀:即无聊。憀:通“聊”。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温庭筠的诗
相关推荐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菩萨蛮·玉盘寸断葱芽嫩
玉盘寸断葱芽嫩,鸾刀细割羊肩进。不敢厌腥臊,缘君亲手调。
红炉赪素面,醉把貂裘缓。归路有余狂,天街宵踏霜。
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
湿云不动溪桥冷。嫩寒初透东风影。桥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莫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
菩萨蛮·富阳道中
春潮曾送离魂去,春山曾见伤离处。老去不堪愁,凭阑看水流。
东风留不住,一夜檐前雨。明日觅春痕,红疏桃杏村。
菩萨蛮·七夕
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
离愁千载上,相远长相望。终不似人间,回头万里山。
菩萨蛮·陇云暗合秋天白
陇云暗合秋天白,俯窗独坐窥烟陌。楼际角重吹,黄昏方醉归。
荒唐难共语,明日还应去。上马出门时,金鞭莫与伊。
菩萨蛮·娇鬟堆枕钗横凤
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
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和泪试严妆,落梅飞晓霜。
菩萨蛮·月华如水笼香砌
月华如水笼香砌,金环碎撼门初闭。寒影堕高檐,钩垂一面帘。
碧烟轻袅袅,红战灯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梦长。
菩萨蛮·东风忽骤无人见
东风忽骤无人见。玉塘烟浪浮花片。步湿下香阶。苔粘金凤鞋。
翠鬟愁不整。临水间窥影。摘得野蔷薇。游蜂相趁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