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果寺》是唐末诗僧处默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写圣果寺的位置,从位置中见庙宇的高峻崎岖。第二联写望中山水,到江而吴地已尽,过江而去则为古越国地界。第三联承前写越山则古木隐现于青霭之间,远水则与长天一色。末联从反面衬托首联,因俯瞰山脚而西湖笙舞与庙内的钟磬夹杂传来。全诗境界开阔,描摹细腻,声色参杂,情景俱佳。
圣果寺
路自中峰上,盘回出薜萝。
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古木丛青霭,遥天浸白波。
下方城郭近,钟磬杂笙歌。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圣果寺》此诗中的圣果寺在浙江杭州西湖凤凰山上,僧人处默登山到此,极目四望,有感而发,遂有此诗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凤凰山的中峰,有通寺院的小路山坡,盘旋弯曲的石径上,布满了薜荔女萝。
山下的钱塘江,是吴与越分界的地方,江的彼岸,便是越国一望无际的山河。
满山古老的林丛,被朦胧的青霭笼罩,滔滔的白浪,在远天与云空吞吐吻合。
在山寺凭轩俯望,可见附近历历城郭,听,阵阵钟磬声,溶入了城内的笙歌。
注释
(1)中峰:山的主峰。唐沈佺期《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诗:“诸岭皆峻秀,中峰特美好。”
(2)盘回:盘旋回绕。
(3)薜萝:薜荔及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
(4)江:指钱塘江。
(5)吴地:春秋时吴国所辖之地域,包括今之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江西的一部分。
(6)青霭:指云气。因其色紫,故称。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左右青霭,表里紫霄。”
(7)遥天:犹长空。三国魏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之三十二:“遥天耀四海,倏忽潜濛汜。”
(8)白波:白色波浪。唐杜甫《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
(9)城郭:城墙。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逸周书·籴匡》:“宫室城廓脩为备,供有嘉菜,于是日满。”
(10)钟磬:钟和磬,古代礼乐器。
(11)笙歌:合笙之歌。亦谓吹笙唱歌。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处默的诗
相关推荐
圣女祠
杳蔼逢仙迹,苍茫滞客途。
何年归碧落,此路向皇都。
消息期青雀,逢迎异紫姑。
肠回楚国梦,心断汉宫巫。
从骑裁寒竹,行车荫白榆。
星娥一去后,月姊更来无。
寡鹄迷苍壑,羁凰怨翠梧。
惟应碧桃下,方朔是狂夫。
圣无忧·世路风波险
世路风波险,十年一别须臾。人生聚散长如此,相见且欢娱。
好酒能消光景,春风不染髭须。为公一醉花前倒,红袖莫来扶。
圣女祠
松篁台殿蕙香帏,龙护瑶窗凤掩扉。
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铢衣。
人间岂有崔罗什,天上应无刘武威。
寄问钗头双白燕,每朝珠馆几时归。
圣泉宴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圣善阁送裴迪入京
云华满高阁,苔色上钩栏。
药草空阶静,梧桐返照寒。
清吟可愈疾,携手暂同欢。
坠叶和金磬,饥乌鸣露盘。
伊流惜东别,灞水向西看。
旧托含香署,云霄何足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