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品简介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节气诗,以白描手法写尽江南清明韵味。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奠定迷蒙基调,"路上行人欲断魂"传神刻画羁旅愁绪,"借问酒家何处有"转向生活闲笔,"牧童遥指杏花村"以远景收束,余韵悠长。全诗语言通俗如话却意境深远,将时令特征、地理风情与人生况味熔于一炉,展现了杜牧"雄姿英发"背后的细腻诗心,成为清明节的文化符号。

创作背景

《清明》此诗作于会昌年间(841-846),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时值牛李党争后期,诗人外放江南,诗中"雨纷纷"的湿润春景与"欲断魂"的惆怅心绪,暗含政治失意的隐喻。作品诞生于晚唐社会衰微期,其清新明快的语言下潜伏着时代阴霾,通过"杏花村"的理想化意象,完成了对现实的精神超越,反映了乱世文人寻求心灵慰藉的普遍心态。

翻译注释

翻译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注释

(1)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2)纷纷:形容多。

(3)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4)借问:请问。

(5)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全文拼音版

qīngmíng
qīngmíngshíjiéfēnfēnshàngxíngrénduànhún
jièwènjiǔjiāchùyǒutóngyáozhǐxìnghuācūn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风格俊爽峭拔,尤擅七绝与咏史诗,代表作《泊秦淮》《山行》《阿房宫赋》等,以精炼的语言讽喻时政,抒写怀古之思。曾任中书舍人,晚年居樊川别墅,故文集名《樊川文集》。其诗赋兼具豪迈与细腻,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相关推荐

江南

〔两汉〕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