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安乐宫》是唐代诗人李贺所作的一首五言歌行。这首诗先写目见周边环境和日常生活,接着转换场景至宏伟壮观的安乐宫,用凤凰翅比喻宫殿的华美与壮丽,还描绘了那时宫中歌舞升平、酒宴欢乐的场景;最后回到眼前,写出一派荒凉之景。这首诗历史上的安乐宫与眼前所见的安乐宫,寓有无尽的今昔之慨。
安乐宫
深井桐乌起,尚复牵清水。
未盥邵陵瓜,瓶中弄长翠。
新城安乐宫,宫如凤凰翅。
歌回蜡板鸣,左倌提壶使。
绿繁悲水曲,茱萸别秋子。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是谁将深井边梧桐树上桐的乌鸦惊起?是庄稼汉子在汲水。
这里曾是东陵侯洗手之地,井水盛在高贵的瓶子里,六宫粉黛的纤手,叫它泛出涟漪。
那时候,安乐宫刚刚建起;飞翘的殿角像凤凰展翅。
阵阵的击节声从涂蜡的拍板上发出伴随歌声,终日不歇;觥筹交错,忙坏了提壶的内侍。
如今却只能看见蜿蜒的溪流边长满了青蒿,秋天茱萸坠落在地。
注释
(1)安乐宫:三国时期,吴国所筑官殿,在武昌。
(2)桐乌:落在梧桐树的乌鸦。
(3)尚复:尚且又。
(4)牵:牵扯。牵引。
(5)盥:浇水洗手,泛指洗。
(6)邵陵:晋避司马昭讳,改原吴昭陵郡置,治邵陵(今湖南邵阳)。邵陵瓜;一说东陵瓜。召平,秦东陵侯,秦亡,于长安东城种瓜。
(7)长翠:色清也。常青植物。
(8)歌回:歌声回响。
(9)蜡板:乐器名。用蜡打光的拍板。
(10)左倌:汉恒帝时宦官,封上蔡侯。
(11)提壶使:使唤来提壶。充卑下差役也。
(12)绿繁:绿蒿。
(13)水曲:池水曲折。
(14)茱茰:又名“越椒”“艾子”,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按中国古人的习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以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
(15)别秋子:秋天来到,茱茰子坠落。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贺的诗
相关推荐
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
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
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
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
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
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
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
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
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
入远构石室,选幽开上田。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
永辞霜台客,千载方来旋。
安公子·梦觉清宵半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
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眼穿肠断。似恁地、深情密意如何拚。虽后约、的有于飞愿。奈片时难过,怎得如今便见。
安封侯诗
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
被兕甲兮跨良马,挥长戟兮彀强弩。
安贫
手风慵展八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
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
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
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
安平公诗
丈人博陵王名家,怜我总角称才华。
华州留语晓至暮,高声喝吏放两衙。
明朝骑马出城外,送我习业南山阿。
仲子延岳年十六,面如白玉欹乌纱。
其弟炳章犹两丱,瑶林琼树含奇花。
陈留阮家诸侄秀,逦迤出拜何骈罗。
府中从事杜与李,麟角虎翅相过摩。
清词孤韵有歌响,击触钟磬鸣环珂。
三月石堤冻销释,东风开花满阳坡。
时禽得伴戏新木,其声尖咽如鸣梭。
公时载酒领从事,踊跃鞍马来相过。
仰看楼殿撮清汉,坐视世界如恒沙。
面热脚掉互登陟,青云表柱白云崖。
一百八句在贝叶,三十三天长雨花。
长者子来辄献盖,辟支佛去空留靴。
公时受诏镇东鲁,遣我草诏随车牙。
顾我下笔即千字,疑我读书倾五车。
呜呼大贤苦不寿,时世方士无灵砂。
五月至止六月病,遽颓泰山惊逝波。
明年徒步吊京国,宅破子毁哀如何。
西风冲户卷素帐,隙光斜照旧燕窠。
古人常叹知己少,况我沦贱艰虞多。
如公之德世一二,岂得无泪如黄河。
沥胆咒愿天有眼,君子之泽方滂沱。
安公子·弱柳丝千缕
弱柳丝千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问燕子来时,绿水桥边路。曾画楼、见个人人否。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
庾信愁如许。为谁都著眉端聚。独立东风弹泪眼,寄烟波东去。念永昼春闲,人倦如何度。闲傍枕、百啭黄鹂语。唤觉来厌厌,残照依然花坞。
安宁道中即事
夜来春雨润垂杨,春水新生不满塘。
日暮平原风过处,菜花香杂豆花香。
安庆府
风雨宜城路,重来白发新。
长江还有险,中国自无人。
枭獍蕃遗育,鳣鲸蛰怒鳞。
泊船休上岸,不忍见遗民!
安公子·长川波潋滟
长川波潋滟。楚乡淮岸迢递,一霎烟汀雨过,芳草青如染。驱驱携书剑。当此好天好景,自觉多愁多病,行役心情厌。
望处旷野沈沈,暮云黯黯。行侵夜色,又是急桨投村店。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