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别韦司士》是盛唐高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开头写夜中饯行场面,用客馆内的热烈气氛与客馆外的凄凉夜色烘托出话别时间之久、友情之深。次写预想中的沿途景物,以渲染朋友的旅途劳顿。最后以朋友声名在外,会处处有人接待这点来加以安慰。全诗感情浓烈,景象开阔,而又一气贯注,别具风致。
夜别韦司士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从诗中所写的情况看,韦司士当是路经滑州,渡黄河北去,诗人与州郡中官吏夜间设宴为书送行。宴席上分韵赋诗送别,诗人拈得“城”字,韦司士与诗人就是这次宴会上所结识的新交。《夜别韦司士》此首送友诗仍作于滑州,时间大约是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
翻译注释
翻译
高大的客馆里灯火通明酒也清,直饮至夜钟响归雁鸣的月落时分。
只说是啼鸟要求友朋,无奈那春风里要为您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黄河岸,白马津边柳向白马城。
不要为他乡离别而难过,知道您到处会有人逢迎。
注释
(1)张灯:摆设灯火。
(2)清:指酒的清醇。
(3)雁归声:指雁归飞时的叫声。
(4)啼鸟堪求侣:《诗经·小雅·伐术》中有“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句子,意思是:鸟儿嘤嘤地叫,欢快地呼唤同伴。作者即用此意。堪:能。求侣:呼唤同伴。
(5)无那:无奈、无可奈何。
(6)黄河曲:黄河湾。
(7)白马津:古代黄河津渡名,在今天河南省滑县东北。
(8)逢迎:迎接的意思。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高适的诗
相关推荐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饮
卜夜容衰鬓,开筵属异方。
烛分歌扇泪,雨送酒船香。
江海三年客,乾坤百战场。
谁能辞酩酊,淹卧剧清漳。
夜过鉴湖
推蓬四望水连空,一片蒲帆正饱风。
山际白云云际月,子规声在白云中。
夜下征虏亭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夜半
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
斗鼠上床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
夜飞鹊·蔡司户席上南花
金规印遥汉,庭浪无纹。清雪冷沁花熏。天街曾醉美人畔,凉枝移插乌巾。西风骤惊散,念梭悬愁结,蒂剪离痕。中郎旧恨,寄横竹、吹裂哀云。
空剩露华烟彩,人影断幽坊,深闭千门。浑似飞仙入梦,袜罗微步,流水青萍。轻冰润□,怅今朝、不共清尊。怕云槎来晚,流红信杳,萦断秋魂。
夜读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
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夜归丁卯桥村舍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夜立阶下
半明半昧星,三点两点雨。
梧桐知秋来,叶叶自相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