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宋代〕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作品简介

《唐多令·雨过水明霞》是南宋词人邓剡于宋祥兴元年(1278年)所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描绘了凄清的秋景;下片回顾历史兴亡更替,抒发了深沉的兴亡之感和亡国之恨。全词借景抒情,吊古伤今,意象幽冷,风格苍凉。

创作背景

宋祥兴元年(1278年),词人兵败被俘,路过金陵时,目睹山河旧景,伤情无限,于是写下了《唐多令·雨过水明霞》这首词。

翻译注释

翻译

大雨过后,霞光将水面照得十分明亮,潮水从江岸上退去后,岸上留下些许沙痕。落叶声声,寒意穿透窗纱 可恨西风将世代吹换,更将我吹落到天涯。

昔日豪华之地今天已经寂寞萧条,乌衣巷口太阳又向西落去。说历史兴亡,燕子飞入谁家?只有往南飞回的无数大雁,在明月下,栖宿在芦花丛中。

注释

(1)水明霞:彩霞照亮了水面。

(2)西风吹世换:以季节变换暗示朝代的更替。

(3)豪华:用形容词代指金陵,因其是六朝的京城,以豪华著称。

(4)乌衣:即乌衣巷,金陵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

全文拼音版

tángduōlìng··guòshuǐmíngxiá
guòshuǐmíngxiácháohuíàndàishāshēnghánfēitòuchuāngshākānhèn西fēngchuīshìhuàngèngchuīluòtiān
háohuáyòuxiéshuōxìngwángyànshuíjiāwéiyǒunánláishùyànmíngyuè宿huā

作者介绍

邓剡(1232—1303),一名光荐,字中甫,号中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三年(1262)进士。曾追随文天祥赞募勤王。祥兴元年(1278)六月,从驾至厓山,除秘书丞,兼权礼部侍郎,迁直学士。宋亡,投海未死,为元兵打捞而获,与文天祥同押北上,久之,得放归。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有《中斋词》一卷。

邓剡的诗

相关推荐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宋代〕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唐多令·枫老树流丹

〔清代〕蒋春霖

枫老树流丹。芦花吹又残。系扁舟、同倚朱阑。还似少年歌舞地,听落叶、忆长安。

哀角起重关。霜深楚水寒。悲西风、归雁声酸。一片石头城上月,浑怕照、旧江山。

唐多令·惜别

〔宋代〕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唐多令·秋暮有感

〔宋代〕陈允平

休去采芙蓉。秋江烟水空。带斜阳、一片征鸿。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

心事寄题红。画桥流水东。断肠人、无奈秋浓。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

唐多令·寒食

〔明代〕陈子龙

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五更风雨断遥岑。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雨难禁。

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宫人斜外柳阴阴。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

唐多令·柳絮

〔清代〕曹雪芹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唐多令·感怀

〔清代〕徐灿

玉笛擫清秋,红蕉露未收。晚香残、莫倚危楼。寒月多情怜远客,长伴我,滞幽州。

小苑入边愁,金戈满旧游。问五湖、那有扁舟。梦里江声和泪咽,频洒向,故园流。

唐多令·春暮半塘小泊

〔清代〕陈维崧

水榭枕官河,朱栏倚粉娥。记早春、栏畔曾过。开着绿纱窗一扇,吹钿笛,是伊么?

无语注横波,裙花信手搓。怅年光、一往蹉跎。卖了杏花挑了菜,春纵好,已无多。

唐多令·苕溪有牧之之感

〔宋代〕尹焕

蘋末转清商,溪声共夕凉。缓传杯、催唤红妆。慢绾乌云新浴罢,裙拂地、水沉香。

歌短旧情长,重来惊鬓霜。怅绿阴、青子成双。说著前欢佯不睬,飏莲子、打鸳鸯。

唐多令·雨夜

〔清代〕纳兰性德

丝雨织红茵,苔阶压绣纹,是年年、肠断黄昏。到眼芳菲都惹恨,那更说,塞垣春。

萧飒不堪闻,残妆拥夜分,为梨花、深掩重门。梦向金微山下去,才识路,又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