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迟日江山丽》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五言绝句,以细腻笔触勾勒春日和谐图景。首句"迟日江山"大处着墨,展现春日普照的壮阔背景;次句"花草香"转入嗅觉描写;后两句聚焦"飞燕子"与"睡鸳鸯"的动静对比,泥土融化和沙滩升温的触觉细节暗含季节特征。全诗四句皆对仗而无雕琢痕迹,色彩、气息、温度、动态多维交织,体现杜甫晚年诗作"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艺术境界。
绝句·迟日江山丽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绝句·迟日江山丽》此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年)春,杜甫53岁定居成都草堂时。时"安史之乱"初平,诗人暂得安宁,以"燕子""鸳鸯"的意象,构建战乱后的精神桃花源。作品诞生于盛唐向中唐过渡期,其明快风格与同期《登楼》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杜甫"民胞物与"的多元审美境界。
翻译注释
翻译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注释
(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3)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全文拼音版
绝句·迟日江山丽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相关推荐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古朗月行(节选)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