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楼晚景五绝》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五首诗分别咏江潮、雨电、秋风、雅客、江景,各具情韵。第一首写江潮来势很快,气势壮观;第二首写风雨入楼,气势很猛,转眼间却是雨阑云散,海阔天青,变幻得使人目瞪口呆,表现出一种壮美之景;第三首写江上的秋风隔岸传送人们的呼唤声和钟鼓声;第四首写傍晚时望海楼下的乐曲声和雅客和诗拜月的流风;第五首写夜晚江上的渔船灯火以及歌声笑语,让人如痴如醉。全诗用雪堆、银山、金蛇、青山、秋风、玉笙、船灯、歌鼓等意象来描绘钱塘晚潮以及海天闪电等江景,文字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功力。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一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当时苏轼被派往杭州担任州试的监试。院试余暇,苏轼得以到凤凰山上的望海楼闲坐,写下这五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海上波涛初来时像一条白线,转眼间在望海楼前就变成雪堆一样了。
如今潮水翻涌向上你要再上层楼,观看白浪形成的银山,看二十回也不嫌多。
注释
(1)涛头:指最前面的波涛。
(2)指顾:即指点顾盼之间,比喻时间很短。犹如说须臾、一会儿。这两句写海潮来势凶猛。
(3)二十:一本作“十二”。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夫石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望海潮·东南形胜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江南·游妓散
游妓散,独自绕回堤。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
望秦川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望江南·春不见
春不见,寻过野桥西。染梦淡红欺粉蝶,锁愁浓绿骗黄鹂。幽恨莫重提。
人不见,相见是还非?拜月有香空惹袖,惜花无泪可沾衣。山远夕阳低。
望夫山
亭亭碧山椒,依约凝黛立。
何年荡子妇,登此望行役。
君行断音信,妾恨无终极。
坚诚不磨灭,化作山上石。
烟悲复云惨,仿佛见精魄。
野花徒自好,江月为谁白?
亦知江南与江北,红楼无处无倾国。
妾身为石良不惜,君心为石那可得?
望湘人·春思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被惜余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
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青翰棹舣,白蘋洲畔,尽目临皋飞观。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望远行·春日迟迟思寂寥
春日迟迟思寂寥,行客关山路遥。琼窗时听语莺娇,柳丝牵恨一条条。
休晕绣,罢吹箫,貌逐残花暗凋。同心犹结旧裙腰,忍辜风月度良宵!
望仙门·玉池波浪碧如鳞
玉池波浪碧如鳞。露莲新。清歌一曲翠眉颦。舞华茵。
满酌兰英酒,须知献寿千春。太平无事荷君恩。荷君恩。齐唱望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