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二首·其一

〔唐代〕李商隐

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

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

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

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

竟缘尊汉相,不早辨胡雏。

鬼箓分朝部,军烽照上都。

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

作品简介

《有感二首·其一》这首诗是李商隐针对甘露之变所写的政治讽喻诗。甘露之变是唐文宗时期(835年)以李训、郑注为首的大臣谋诛宦官失败,反遭宦官仇士良等大肆屠杀朝臣的政治事件。诗中"本初辈"借袁绍(字本初)喻李训等人,"屈牦诛"用汉武帝诛杀丞相刘屈牦典故,暗指李训等自取灭亡。全诗以史喻今,揭露宦官专权的黑暗,表达对朝政的忧虑和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

创作背景

据史载,公元835年(唐大和九年乙卯)十一月,唐文宗与宰相李训、风翔节度使郑注共谋诛灭宦官。这一月二十一日,李训让人诈称左金吾大厅后石榴树上夜降甘露,想诱宦官仇士良等前去验看,趁机加以诛杀。仇至,发觉有伏兵,逃回殿上,劫持文宗入宫,并派禁军大肆捕杀朝官。除李训被杀外,连未曾与谋的宰相王涯、贾鍊、舒元舆等也被灭族。长安有些街坊和人家被劫掠一空。郑注也被仇士良密令斩于凤翔。史称“甘露之变”。从此朝政大权进一步归于宦官,文宗更处处受挟制。事见两《唐书》李训、郑注、王涯等人的传及《通鉴·大和九年》。此诗成于公元836年(开成元年丙辰)。

翻译注释

翻译

君主的德化使全国归向,君主的规划上应天心。

李训、郑注等怎么谋划不善,自取其咎,陷于叛逆而被杀呢?

李训要杀尽宦官,比叱退宦官更厉害,因而使天子被宦宫劫持受困。

哪里是奏报有祥瑞,简直是把大臣当做盗贼来剿灭。

宦官仇士良用严刑逼使王涯屈招,根据屈招的供词下文书逮捕,牵连者被杀。

他们竟因为尊崇李训,没有早辨别郑注的奸邪。

鬼名册上分载许多朝官,太监统率的禁卫军的烽火照耀京城。

哪儿敢说可以痛哭,未免怨天地不仁,使良莠不齐同尽。

注释

(1)九服:古人设想中的九层行政区域。王畿方千里。自王畿向外,每五百里为一服,依次为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共九服。见《周礼·夏官》。这里指全国。

(2)元化:帝王的德化。

(3)三灵:日、月、星。

(4)叶:合。

(5)睿图:帝王的英明谋略。

(6)本初:袁绍的字。

(7)屈牦诛:指因宦官的指控而以谋反罪被诛。屈牦:汉武帝庶兄中山靖王之子,征和二年为丞相。次年,宦官郭穰告发他指使巫者诅咒武帝,勾结贰师将军李广利,欲立昌邑王为帝,被腰斩,妻、子果首。

(8)有甚:有过于。

(9)证逮:指逮捕与案情有牵连的人。

(10)符书:逮捕的官文书。

(11)辞连:供词牵连。

(12)尊汉相:汉成帝时丞相王商身材高大,容貌过人。匈奴单于来朝,见商颇畏惧。成帝称叹说:“此真汉相矣。”见《汉书·王商传》。此以王商比李训。

(13)辨胡雏:辨识像石勒那样的政治野心家。

(14)鬼箓:登记死人的名册。

(15)朝部:朝班。

(16)上都:指长安。至德元载号长安为上都。

(17)堪恸哭:用贾谊《陈政事疏》“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语意。

(18)洪炉:指天地。《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

全文拼音版

yǒugǎnèrshǒu··
jiǔguīyuánhuàsānlíngruì
běnchūbèimáozhū
yǒushéndāngchēyīnláoxià殿diàn
chéngzòuyúnzhíshìmièhuán
zhèngdǎishūliánxìngmìng
jìngyuánzūnhànxiāngzǎobiànchú
guǐfēncháojūnfēngzhàoshàngdōu
gǎnyúnkāntòngwèimiǎnyuànhóng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杰出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其诗构思精密,语言瑰丽,善用典故与象征,开创“朦胧诗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等情感深挚,含蓄隐晦。因卷入“牛李党争”而仕途坎坷,终生潦倒。诗作多抒写个人失意与时代苦闷,七律成就尤高,对宋代西昆体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观芙蓉有感

〔宋代〕岳珂

芙蓉城边观芙蓉,开时澹白蔫深红。

新晴著人过于酒,聊与老面回春风。

少年白面岂长好,花落花开不知老。

老来会有少年时,对酒不饮将何为。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宋代〕周密

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千古悠悠。岁华晚、飘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为唤狂吟老监,共赋消忧。

桂枝香·观木犀有感寄吕郎中

〔宋代〕陈亮

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

是天上、馀香剩馥。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芙蓉只解添愁思,况东篱、凄凉黄菊。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宋代〕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

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三拊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

〔金代〕李俊民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秋分后顿凄冷有感

〔宋代〕陆游

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

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

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

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

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

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