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

〔宋代〕史达祖

不剪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

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他眉黛。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

作品简介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是南宋词人史达祖创作的一首忆旧词。词的上片写在元宵节过后的一个雨天,词人听到深巷中杏花的叫卖声;下片写到他已经消瘦衰老,时常想念曾经貌美温柔的情人。全词含蓄委婉,作者寄托杳渺,以思念女子写出,在片言只语中反映出当时失意落寞的情怀。

创作背景

开禧二年(1206年),韩侂胄北伐金国失败,次年被诛,史达祖曾是权相韩侂胄门下掾吏,极受倚信,宋国伐金失败,他亦受牵连被贬出京。作者正当中年,心中多悱恻悲怨之情,他于正月十八日听到街上叫卖杏花的声音,感慨物是人非写下《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此词。

翻译注释

翻译

无意缝制春衫,春来一副愁苦样态。已经过了元宵灯节,仍然有袭人的寒气在。霏霏细雨家家门帘虚掩,深巷寂寂无人影,却早有杏花儿叫卖声。

白发潘郎的我,腰身瘦损宽衣带,害怕看那苍翠的远山,那会让我忆起她的眉黛。绿草茵茵,像她拖到地面的长裙。迷蒙的云烟,令人想起她如云的双鬓。故乡二月二的挑菜节又快到了,常想起和她相见的情景。

注释

(1)剪:裁剪。

(2)过收灯:指过了收花灯的时间。收灯:宋代习俗,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前后数日燃灯纵赏,赏毕收灯,市人争先出城探春。

(3)白发潘郎:潘岳中年鬓发斑白。潘郎:借指妇女所爱慕的男子。

(4)宽沈带:指沈约因瘦损而衣带宽,此句为自指。

(5)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因此称眉为“眉黛”。

(6)挑菜:唐代风俗,农历二月初二曲江拾菜,士民观游其间,谓之挑菜节。

全文拼音版

xíngchuán··zhēngyuèshíwénmàixìnghuāyǒugǎn
jiǎnchūnshānchóutàiguòshōudēngyǒuxiēhánzàixiǎokōngliánrénshēnxiàngzǎoxìnghuāxiānmài
báipānlángkuānshěndàikànshānméidàicǎotuōqúnyānguāngbìnchángyuántiāocài

作者介绍

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南宋汴梁(今河南开封)人。他的词,长于咏物描写,用笔细腻纤巧,颇为传神。史达祖曾事权奸韩侂胄,掌文书,颇有权势。后因韩北伐失败被杀,史达祖也受牵连黥面并贬死外地。可见他的人品远不如姜夔,但他的词典雅工巧,却与姜词相近,汪森云:“姜夔出,句琢字炼,归于醇雅,史达祖等羽翼之”。

史达祖的诗

相关推荐

夜行船·诸公学

〔金代〕王哲

诸公学,休胡别。且莫放、猿颠马劣。闲中认得玄机设。无言说、自然欢悦。

净清便把虚空拽。待问你不生不灭。答言功行须交彻。有真师、分明来接。

夜行船·其四·怀越中

〔宋代〕丘崇

万柄荷花红绕路。锦连空、望无层数。

照水旌旗,临风鼓吹,行遍月桥烟渡。

堪笑年华今已暮。身西上、梦魂东去。

一曲亭边,五云门外,犹记最花多处。

夜行船·今夜阴云初霁

〔宋代〕赵軏

今夜阴云初霁。画帘外、月华如水。

露霭晴空,风吹高树,满院中秋意。

皎皎蟾光当此际。怎奈何、不成况味。

莫近檐间,休来窗上,且放离人睡。

步蟾宫·变夜行船

〔清代〕丁澎

晓风帘竹吹烟细。揉酥玉、新妆粉腻。

鸟愁花怨怯还扶,早鸠啼、好天晴未。

小凤留钗看欲醉。凭栏曲、袖罗轻倚。

扫淡蛾尖,暗消香袅,花飞阁、茵铺翠。

夜行船·其一·咏萤

〔清代〕董元恺

露冷纱窗梧影暗。却数点、疏星零乱。

叶底轻沾,花梢低映,长向琴书作伴。

飞上钗梁云影畔。偏照出、晚妆娇情。

带雨才来,随风忽去,恐惹多情纨扇。

夜行船·本意

〔清代〕曹贞吉

十幅蒲帆风力劲。有鱼床、夜灯相映。

两岸衰芦,一条寒碧,波影月痕难定。

柔橹无声人语静。怕沙鸥、暂时惊醒。

篷背新霜,山边晓市,枫叶乱遮笭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