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书所见》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五言绝句,以细腻的观察描绘夜舟观灯的奇幻景象。首句"月黑见渔灯"先营造幽暗背景,次句"孤光一点萤"以微小光源反衬夜的深邃;后两句"风簇浪"化静为动,"满河星"的比喻将实景升华为诗意幻境。全诗运用"暗-明-静-动"的层层递进手法,在二十字中完成从微观到宏观的视觉转换,体现清代诗歌"以理趣取胜"的艺术追求。
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舟夜书所见》此诗作于康熙年间(约1700年)查慎行漫游江南水乡时。诗人继承宋代杨万里"诚斋体"的活法精神,却更注重物理观察,诗中"光-浪-星"的光学现象描写,暗合当时传入中国的西方科学思想。作品代表了清诗对唐诗意象的突破创新,其动态视觉描写直接影响近代新诗的意象营造方式。
翻译注释
翻译
漆黑的夜晚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好像无数星星洒落在河面上。
注释
(1)渔灯:渔船上的灯火。
(2)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3)萤:萤火虫,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4)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簇:聚集,簇拥。
全文拼音版
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作者介绍
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号初白,浙江海宁(现浙江海宁县)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赐进士出身,官翰林院编修。其诗学苏轼、陆游,意境清新,擅长白描,自成一家。著有《敬业堂诗集》《补注东坡编年诗》等。
相关推荐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忆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画鸡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