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宋代〕辛弃疾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历楚山川。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明朝放我东归去,後夜相思月满船。

作品简介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辛弃疾受到主和派的排挤和打击,两年之内,作者走马灯似的调迁,既无法实现其“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壮志,又苦于宦海风波的险恶,心情本已十分抑郁;眼前又值与友人别离之际,更觉难以为怀,故有“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之句,姑且对景痛饮以遣离愁而已。感情真实,造语质朴。换头三句,承“风月”而来。春光明媚,翠色扑人,无奈分襟在即,则此乐景又反使人增加惜别之情。全词篇幅虽短,但能将身世之感和离别之情置于一处抒写,并照顾到景物的衬托,也颇见作者的艺术匠心。起韵借聚兴感,直中藏曲,吐露作者对于被频繁调动的牢骚不满情绪。

创作背景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此词作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的春天。辛弃疾时年三十九岁。淳熙四年被召,淳熙五年春天的时候离开豫州,写了此词。辛弃疾受到主和派的排挤和打击,满腔怒火。

翻译注释

翻译

我们的团聚与分散太匆促了,但这不是偶然的,我在这两年里调动了四次,几乎走遍了楚地的山山水水,都是被他们捉弄的。让我们开怀喝个痛快,借酒来酬谢这里的风月景色和友人们的关怀吧!不要把离别的歌曲谱在管弦里唱出来,叫我听见伤心。

看这绿水的江河,像带子萦回弯曲,荷花叶子,圆圆点点的像青钱,布满了池塘。东湖里的春水,碧绿清澈,与湛兰的青天连一起。明天早晨我就要放棹东归去了,后夜月光满船的时候,正是我孤独的一个人在思念你们的时候。

注释

(1)二年:即淳熙三年到四年。

(2)风月:指美好景色。

(3)莫放:莫唱,莫奏。

(4)管弦:泛指乐器。宋欧阳修《别滁》:“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5)萦绿带:绿水环绕似带。

(6)点青钱:密密荷叶如青钱点缀水面。唐杜甫《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7)东湖:名胜之地,在今江西南昌东南。

(8)春水碧连天:唐韦庄《菩萨蛮》:“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9)後夜相思月满船:宋张孝祥《鹧鸪天·荆州别同官》:“今宵拚醉花迷坐,後夜相思月满川。”

全文拼音版

zhètiān··zhāngbiéhànzhāngjiàn
sàncōngcōngǒuránèrniánbiànchǔshānchuāndànjiāngtòngyǐnchóufēngyuèfàngguǎnxián
yíng绿dàidiǎnqīngqiándōngchūnshuǐliántiānmíngzhāofàngdōngguīhòuxiāngyuèmǎnchuán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爱国将领,山东济南人。与苏轼并称“苏辛”,其词慷慨激昂,充满抗金复国之志,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被誉为“词中之龙”。曾组建义军抗金,南归后屡遭排挤,壮志难酬。词风雄浑豪迈,亦不乏田园清新之作,有《稼轩长短句》传世,是宋词巅峰代表之一。

辛弃疾的诗

相关推荐

鹧鸪天·和昌父

〔宋代〕辛弃疾

万事纷纷一笑中。渊明把菊对秋风。细看爽气今犹在,惟有南山一似翁。

情味好,语言工。三贤高会古来同。谁知止酒停云老,独立斜阳数过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