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唐代〕杜甫

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

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

舟泊常依震,湖平早见参。

如闻马融笛,若倚仲宣襟。

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

水乡霾白屋,枫岸叠青岑。

郁郁冬炎瘴,濛濛雨滞淫。

鼓迎非祭鬼,弹落似鸮禽。

兴尽才无闷,愁来遽不禁。

生涯相汨没,时物自萧森。

疑惑尊中弩,淹留冠上簪。

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刘歆。

狂走终奚适,微才谢所钦。

吾安藜不糁,汝贵玉为琛。

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针。

哀伤同庾信,述作异陈琳。

十暑岷山葛,三霜楚户砧。

叨陪锦帐座,久放白头吟。

反朴时难遇,忘机陆易沈。

应过数粒食,得近四知金。

春草封归恨,源花费独寻。

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

瘗夭追潘岳,持危觅邓林。

蹉跎翻学步,感激在知音。

却假苏张舌,高夸周宋镡。

纳流迷浩汗,峻址得嵚崟。

城府开清旭,松筠起碧浔。

披颜争倩倩,逸足竞骎骎。

朗鉴存愚直,皇天实照临。

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

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

畏人千里井,问俗九州箴。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葛洪尸定解,许靖力还任。

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

作品简介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笔诗,作者在诗中叙述了自己的病情,回顾了半生颠沛流离之苦,并向亲友托咐了后事,充满着凄切动人的家国之忧。全诗结构层次清晰,依照标题划分为四个层次,即风疾舟中、伏枕抒怀、家国伤痛与奉呈湖南亲友,每层紧扣忧苦的基调,从不同的角度抒发了自己的忧思愁苦,气势沉雄,艺术精妙。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冬,杜甫带着一家八口,从潭州(今湖南长沙)乘船往岳阳,经过洞庭湖时,风疾愈加严重,半身偏枯,卧床不起,百感交集,作下《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此诗,寄呈给湖南的亲友。

翻译注释

翻译

轩辕黄帝制出的律管且把它收起来,虞舜弹过的五弦也撤下去吧!

我身患风疾已不再能演奏,还错将雄管当作雌管吹,听到弹出变了调的琴声伤透了我半死的心。

古代圣贤的名声何其邈远,羁旅他乡病情一年比一年加重。

船往汉阳每晚总停泊在东北的震方,湖面平阔很早就能见到报晓的参星。

我苦忆京华如同马融闻笛,迎风凭眺若开王粲之襟。

遥望寒空,悲故乡不见;群云惨淡,生岁暮层阴。

从迷茫的雾气中露出水乡的茅屋,红叶枫林的岸后便是重叠的青山。

冬天里炎方的瘴气仍然郁积不消,濛濛的细雨又总是下个不停。

咚咚的鼓声,报道迎神歌舞刚开场;弓响弹落,似乎打下了土著爱烤着吃的猫头鹰。

尽兴观赏刚刚忘了烦闷,谁知忽然又愁苦难禁。

这主要是想到一生流离道路,眼下的景物又是这样的萧条。

杯弓蛇影,疑畏多端因而得病;朝簪不缺,淹留各地却难归京。

我曾为救房公廷诤忤旨,有如牵裾倞魏帝的辛毗;又像是受刘歆之子狱辞连累而投阁的扬子云。

我这么奔走窜逐终将何往?微才谬承诸公所钦真令我感谢不尽。

我倒安于喝不加糁子的野菜羹,你们诸位真说得上是“其人如玉,为国之琛”。

我那个随身携带的破乌皮几缝了又缝,百结鹑衣更是补丁摞补丁。

我的哀伤同庾信一样的深沉,不草书檄却有异于陈琳。

十个暑天穿的都是岷山产的葛衣,霜期三度听厌了楚户的砧声。

我曾作郎官叨陪锦帐,如今已有许久没摇晃着白头自长吟。

反朴还真的时代难以遇到,若能作到忘机便易“陆沉于俗”。

只因为不能没有超过鹪鹩数粒的粮食,于是就强颜接受诸公清白得来的赠金。

回不了家,最好让萋萋春草将思归的愁恨封闭起来;可是来到湖南,又“多忧污桃源”,寻不到栖遁之地。

这就只得像转蓬般四处飘零,沿途还须服药行散,却没法减轻沉重的病情。

跟在潘岳的后面掩埋了早殇的幼女;真想到邓林中去寻找夸父扔掉的那根手杖,扶持我越过世途的艰险。

可笑我邯郸学步拙于随俗,最感激诸公对我的知遇之恩。

你们借来苏秦、张仪三寸不朽之舌,过高地夸奖我是天子剑上的周宋之镡。

纳入众流的三江五湖浩汗无涯,高地之上更耸立着高高的山峰。

城府的大门冲着朝阳敞开,苍松翠竹掩映着清清的流水。

人们都带着倩倩的笑脸,骑着骎骎的快马来投奔诸公。

你们都具有慧眼能赏识像我这样既愚且直的人,惟愿皇天后地能照临我感激诸公的赤诚。

蜀将割据,仿佛公孙述仍在恃险;杨子琳受赂而还,当今的侯景所以就未被生擒。

洛阳久无信来,长安还未解除战争的威胁。

客居使人畏惧,入乡问禁随俗,到处可忧。

战火兵乱依旧,南北伤乱,作战军声至今不断。

像许靖的远去交州,这已非我的体力所能胜任;自知定如葛洪的尸解,将死途中。

若论家事,空有丹砂诀而炼不成金,思想起来,不觉泪如雨下。

注释

(1)风疾:即风痹病。

(2)轩辕休制律:轩辕即黄帝,相传黄帝曾制律以调八方之风。

(3)虞舜罢弹琴:《礼记·乐记》载,虞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4)半死心:典出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于是背秋涉冬,使琴挚斫折以为琴,野茧之丝以为弦”。这里诗人是以半死桐犹能制琴发音来形容自己临终写作此诗的心情。

(5)圣贤:指轩辕、虞舜。

(6)依:瞻依,仰望。

(7)震:卦名,代表东方。

(8)早:一作“半”。

(9)参:星宿名,即猎户星座,为二十八宿之一,是冬夜最亮的星座。

(10)马融:字季长,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

(11)仲宣: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其名篇《登楼赋》中有“人情同于怀土兮”、“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之句。

(12)岁阴:岁晚,秋冬为阴。

(13)屋:一作“蜃”。

(14)叠:一作“垒”。

(15)青岑:青山。

(16)滞淫:细雨连绵。

(17)非祭鬼:指当地的淫祀之风。非:一作“方”。

(18)鸮禽:即猫头麼。贾谊曾在长沙见猫头鹰,感到不祥,遂作《鵩鸟赋》。这里诗人是因见土人捕获鸮鸟而兴不祥之预感。

(19)遽:急,快。

(20)汨没:沉沦。

(21)自:一作“正”。

(22)冠上簪:即朝簪,指代自己的官职。

(23)牵裾惊魏帝:用辛毗谏曹丕的典故。辛毗,字佐治,颍川人,是三国时一位有胆识的谋士。初事袁绍父子,后归曹操,很受器重。辛毗为人刚正,能犯颜直谏。

(24)投阁为刘歆:用扬雄事。《汉书·扬雄传》载:扬雄,字子云,博学多オ,曾教弟子刘棻作奇字。王莽时,刘棻因献符命得罪,雄受牵连。当使者来收捕时,扬雄从天禄阁上“自投下,几死。”刘歆,为刘棻之父,扬雄投阁,乃为刘棻,大概杜甫此处是为了趁韵,而在诗中将刘棻改为刘歆。

(25)所钦:所钦敬的人,这里是反语,指朝贵。

(26)糁:以米和羹。

(27)琛:宝玉。

(28)鹑衣:形容衣服的破烂不堪。鹑是小鸟之名,其尾短秃。

(29)庾信:字子山,初仕南朝,后奉使西魏,被留不放,被迫身仕北朝,官至骠骑大将军。信虽位高,常怀南朝,曾作《哀江南赋》,中云:“天意人事,可为凄怆伤心者矣。”

(30)陈琳:字孔璋,建安七子之一。初为何进主簿,后归袁绍,当时为袁绍作讨曹操檄文,曹操读后,风疾豁然而愈。

(31)岷山:代指蜀地。

(32)砧:捣衣石。

(33)数粒食:极言困窘之情,典出张华《鹪鹩赋》:“巢林不过枝,每食不过数粒。”

(34)四知金:乃是申明自己没有接受过非分之财。

(35)涔涔:烦闷的意思,是说吃药无效。

(36)瘗夭追潘岳:是悲痛自己的小女在旅途中夭亡。西晋诗人潘岳,在往长安途中,小女儿生数月夭亡。

(37)持危:即行走不便。

(38)邓林:用夸父逐日之典。

(39)苏张舌:指苏秦、张仪的辩才。苏秦、张仪都是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二人均辩才无碍,这里借指湖南亲友。

(40)周宋镡:本指天子之剑,这里指湖南亲友对自己的称许。镡,剑鼻。

(41)浩汗:水大貌。

(42)嵚崟:山高貌。

(43)筠:一作“篁”。

(44)倩倩:形容笑容。

(45)逸足:即良马,是美称幕府诸公才华出众。

(46)骎骎:奔驰貌。

(47)朗鉴:明亮的镜子,喻湖南亲友的见识高超。

(48)愚直:是作者自称。

(49)公孙:指公孙述。东汉初,公孙述据蜀自称白帝,因蜀中地形险要,故曰“恃险”。这里指那些割据不臣的藩镇势力。

(50)侯景:南朝梁叛将,曾破建康,围梁武帝萧衍于台城,使之饿死,并自立为汉王,到处烧杀掳掠,后兵败被杀。这里指当时作乱的军阀。

(51)北斗:指朝廷所在地长安。

(52)葛洪尸定解:以“尸定解”喻自己绝无生理。葛洪:自号抱朴子,东晋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家,曾在罗浮山炼丹,积年而卒。其亡时,颜色如平生,体亦软弱,举尸入棺,其轻如空衣,时威以为尸解得仙。

(53)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

(54)还:一作“难”。

(55)丹砂诀:指成仙之方。

全文拼音版

fēngzhōuzhōngzhěnshū怀huáisānshíliùyùnfèngchéngnánqīnyǒu
xuānyuánxiūzhìshùntánqín
shàngcuòxióngmíngguǎnyóushāngbànxīn
shèngxiánmíngmiǎobìngniánqīn
zhōuchángzhènpíngzǎojiànshēn
wénróngruòzhòngxuānjīn
guóbēihánwàngqúnyúncǎnsuìyīn
shuǐxiāngmáibáifēngàndiéqīngcén
dōngyánzhàngméngméngzhìyín
yíngfēiguǐdànluòxiāoqín
xìngjìncáimènchóuláijīn
shēngxiāngshíxiāosēn
huòzūnzhōngyānliúguānshàngzān
qiānjīngwèitóuwèiliúxīn
kuángzǒuzhōngshìwēicáixièsuǒqīn
ānsǎnguìwéichēn
chóngchóngchúncùncùnzhēn
āishāngtóngxìnshùzuòchénlín
shíshǔmínshānsānshuāngchǔzhēn
tāopéijǐnzhàngzuòjiǔfàngbáitóuyín
fǎnshínánwàngchén
yīngguòshùshíjìnzhījīn
chūncǎofēngguīhènyuánhuāfèixún
zhuǎnpéngyōuqiǎoqiǎoxíngyàobìngcéncén
yāozhuīpānyuèchíwēidènglín
cuōtuófānxuégǎnzàizhīyīn
quèjiǎzhāngshégāokuāzhōusòngxín
liúhàohànjùnzhǐqīnyín
chéngkāiqīngsōngyúnxún
yánzhēngqiànqiànjìngqīnqīn
lǎngjiàncúnzhíhuángtiānshízhàolín
gōngsūnréngshìxiǎnhóujǐngwèishēngqín
shūxìnzhōngyuánkuògānběidǒushēn
wèirénqiānjǐngwènjiǔzhōuzhēn
zhànxuèliújiùjūnshēngdòngzhìjīn
hóngshīdìngjiějìngháirèn
jiāshìdānshājuéchéngzuòlín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相关推荐

风流子·木叶亭皋下

〔宋代〕张耒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宋代〕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风雨中诵潘邠老诗

〔宋代〕韩淲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风雨

〔唐代〕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消愁斗几千?

风流子·新绿小池塘

〔宋代〕周邦彦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绣阁里、凤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噎,愁近清觞。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风流子·秋郊即事

〔清代〕纳兰性德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记玉勒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听吹箫。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天惨云高。

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

风入松·危楼古镜影犹寒

〔宋代〕张炎

危楼古镜影犹寒。倒景忽相看。桃花不识东西晋,想如今、也梦邯郸。缥缈神仙海上,飘零图画人间。

宝光丹气共回环。水弱小舟闲。秋风难老三珠树,尚依依、脆管清弹。说与霓裳莫舞,银桥不到深山。

风流子·送春

〔清代〕李雯

谁教春去也?人间恨,何处问斜阳?见花褪残红,莺捎浓绿,思量往事,尘海茫茫。芳心谢,锦梭停旧织,麝月懒新妆。杜宇数声,觉馀惊梦;碧栏三尺,空倚愁肠。

东君抛人易,回头处,犹是昔日池塘。留下长杨紫陌,付与谁行?想折柳声中,吹来不尽;落花影里,舞去还香。难把一樽轻送,多少暄凉。

风入松·春晚

〔宋代〕田中行

一宵风雨送春归。绿暗红稀。画楼整日无人到,与谁同捻花枝。门外蔷薇开也,枝头梅子酸时。

玉人应是数归期。翠敛愁眉。塞鸿不到双鱼远,叹楼前、流水难西。新恨欲题红叶,东风满院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