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这首五言律诗是杜甫晚年漂泊湖南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南行途中的春日景象,抒发了诗人老病漂泊的悲苦和对朝廷的复杂情感。全诗语言凝练,意境苍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动荡紧密结合,体现了杜甫晚期诗歌沉郁顿挫的典型风格和"诗史"精神。
南征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南征》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春,杜甫从岳阳往长沙途中。此时诗人已58岁,身患肺病、风痹等疾,仍携家南行。诗中"君恩北望心"反映其虽遭贬弃仍心系朝廷的矛盾心理,"百年歌自苦"则道尽一生孤寂。这是杜甫生命最后两年的作品,凝聚了其晚年对人生、创作与时代的深刻感悟。
翻译注释
翻译
桃花汛涨平了湘江两岸,飘忽如云的白帆驶过枫林。
为了活命我经常到异地去避难,如今又漂泊远方一路上泪洒衣襟。
当此年老多病乘丹南行的时候,一颗向北的心啊永念皇恩。
我苦苦地写了一辈子诗歌,可叹至今还没有遇到一个知音。
注释
(1)桃花水:桃花盛开时节江河涨水。又名‘“桃花汛”。
(2)云帆:白帆。
(3)避地:避难而逃往他乡。
(4)适远:到远方去。
(5)沾襟:浸湿衣襟,指伤心落泪。
(6)君恩:指唐代宗之恩。代宗曾对杜甫两次授官(补京兆功曹和检校工部员外郎)。君,指唐代宗。
(7)百年:人的一生,一辈子。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南奔书怀
遥夜何漫漫,空歌白石烂。
宁戚未匡齐,陈平终佐汉。
欃枪扫河洛,直割鸿沟半。
历数方未迁,云雷屡多难。
天人秉旄钺,虎竹光藩翰。
侍笔黄金台,传觞青玉案。
不因秋风起,自有思归叹。
主将动谗疑,王师忽离叛。
自来白沙上,鼓噪丹阳岸。
宾御如浮云,从风各消散。
舟中指可掬,城上骸争爨。
草草出近关,行行昧前算。
南奔剧星火,北寇无涯畔。
顾乏七宝鞭,留连道傍玩。
太白夜食昴,长虹日中贯。
秦赵兴天兵,茫茫九州乱。
感遇明主恩,颇高祖逖言。
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
南歌子·手里金鹦鹉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
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南园十三首·其八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
南乡子·舟中记梦
欹枕橹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梦里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
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只记埋冤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
南乡子·捣衣
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梦里回时仔细量。
支枕怯空房,且拭清砧就月光。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月到西南更断肠。
南乡子·自述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南邻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南亭偶题
城下水萦回,潮冲野艇来。
鸟惊山果落,龟泛绿萍开。
白首书千卷,朱颜酒一杯。
南轩自流涕,不是望燕台。
南柯子·池水凝新碧
池水凝新碧,阑花驻老红。有人独立画桥东。手把一枝杨柳、系春风。
鹊绊游丝坠,蜂拈落蕊空。秋千庭院小帘栊。多少闲情闲绪、雨声中。
南乡子·嫩草如烟
嫩草如烟,石榴花发海南天。日暮江亭春影渌,鸳鸯浴,水远山长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