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灯前欲去仍留恋

〔宋代〕周邦彦

灯前欲去仍留恋,肠断朱扉远。未须红雨洗香腮,待得蔷薇花谢便归来。

舞腰歌板闲时按,一任旁人看。金炉应见旧残煤,莫使恩情容易似寒灰。

作品简介

《虞美人·灯前欲去仍留恋》是北宋词人周邦彦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男主人公的视角和口吻,书写了离别之前男女二人依依不舍的情态,表达了矢志不渝的爱情宜誓,塑造了纵然飘零不偶、沉沦下僚也绝不辜负对方的痴情男女形象。词人对离别之人心态的把握十分精准,词中男子的话语既有如山誓言,又有隐隐担忧,衬出丰满形象。此词语言生动,比喻精当,入情入理。

创作背景

据《宋史·文苑传》,周邦彦“疏秀少检,不为州里推重”,又据《东都事略·文艺传》,周邦彦“性落魄不羁”,曾长期与歌妓舞女交往,过着偎绿倚红的生活。根据孙虹《周邦彦寄内系列词编年考证》,该词是政和元年(1111)十月前后,词人别汴京妓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灯前将要离开,但仍然留恋不想离去,分手时分令人肠断,身后那熟悉的红色门扉越来越远。千万不要为了我终日以泪洗面,待到蔷薇凋谢的暮春时分,我就会问到你的身边来。

闲暇时你尽可歌舞迎客如旧,任凭公子王孙们来欣赏光顾。应该看到镶金的炉膛里留下的旧日烧剩的残煤,千万不要使我们之间的恩情像炉中木炭,燃过之后就成了一堆冰凉的轻灰。

注释

(1)虞美人:原为唐代的教坊曲名,后来用作词牌名,取名于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姬虞美人。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故又名《一江春水》。此外又名《虞美人令》《玉壶冰》《忆柳曲》等。

(2)朱扉:红漆门。

(3)红雨:比喻女子落泪。

(4)歌板:又作“歌版”,即拍板。乐器。歌唱时用以打拍子,故名。

全文拼音版

měirén··dēngqiánréngliúliàn
dēngqiánréngliúliànchángduànzhūfēiyuǎnwèihóngxiāngsāidàiqiángwēihuāxiè便biànguīlái
yāobǎnxiánshíànrènpángrénkànjīnyīngjiànjiùcánméi使shǐēnqíngróngshìhánhuī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词人。精通音律,曾任大晟府提举,负责整理宫廷乐律。其词富艳精工,长于铺叙,开南宋姜夔、吴文英一派先河,被誉为"词家之冠"。代表作《兰陵王·柳》《苏幕遮·燎沉香》等,语言典丽,结构严谨。著有《清真集》,其创制的《六丑》《花犯》等新调丰富了词牌形式。作为婉约派集大成者,其词作对宋词格律化发展影响深远,王国维评"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

周邦彦的诗

相关推荐

虞美人·春怨

〔五代〕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虞美人·春愁

〔宋代〕陈亮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虞美人·碧梧桐映纱窗晚

〔五代〕顾夐

碧梧桐映纱窗晚,花谢莺声懒。小屏屈曲掩青山,翠帏香粉玉炉寒,两蛾攒。

颠狂年少轻离别,孤负春时节。画罗红袂有啼痕,魂销无语倚闺门,欲黄昏。

虞美人·江乡对景

〔宋代〕赵长卿

雨声破晓催行桨。拍拍溪流长。绿杨绕岸水痕斜。恰似画桥西畔、那人家。

人家楼阁临江渚。应是停歌舞。珠帘整日不闲钩。目断征帆、犹未识归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