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公安》是杜甫晚年漂泊荆楚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破晓时分的离乱景象,抒发生命飘零的深沉感慨。诗中"邻鸡野哭"的视听交织,真实再现战乱中的城乡惨状;"物色生态能几时"的诘问,凝聚着诗人对无常世事的哲学思考。尾联"药饵扶吾"的衰病形象与"随所之"的无奈,构成大历时期杜甫诗歌的典型意境。全诗以时间性的"晓发"瞬间,拓展出空间性的江湖漂泊,体现杜甫晚期诗风的老成悲凉。
晓发公安
北城击柝复欲罢,东方明星亦不迟。
邻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
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
出门转眄已陈迹,药饵扶吾随所之。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晓发公安》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冬,杜甫离开公安(今湖北公安)南下岳阳前夕。时安史之乱虽平,但荆楚一带仍兵戈未息,诗人以老病之身继续漂泊。"邻鸡野哭"既写实景,亦暗指崔旰之乱造成的民生凋敝;"药饵扶吾"直陈衰病,57岁的杜甫在生命最后两年,将乱世飘零的体验升华出"物色生态"的永恒之问。
翻译注释
翻译
城楼上梆声就要停息,柝声一停,东方的启明星就出现了,天色将要放明了。
邻舍雄鸡报晓,野外发丧或上坟的哭声,仍象往常一样,然而人和物却都是短暂的,长不了的。
眨眼间就要从此随船远去,这次出门,亦无前期,渺然不知何往。
出门离开之后,转眼之间,这里已成为过去了,即使如此,只要有孤舟可以容身,有“药饵”可以疗疾,就让它漂荡到哪儿算哪儿吧。
注释
(1)击柝:打更。柝:巡夜打更用的木梆。
(2)罢:是韵脚。
(3)明星:即金星,又名启明星。
(4)野哭:不是指哭于野外,而是指恸哭或号啕大哭。
(5)物色生态:物色指物,生态指人。生态:犹生计。
(6)能几时:即能有多长时间。意谓时间长不了。
(7)眇然:高远、遥远的样子。
(8)适:往,到。
(9)转眄:转眼。眄:本义是指斜着眼看。
(10)已陈迹:一切已成为一去不复返的旧事了。
(11)药饵:药物。杜甫这年五十七岁,一身是病,故全靠药饵扶持。
(12)扶:扶持。
(13)之:走,往。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一
出得西湖月尚残, 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 行了南山却北山。
晓日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晓行望云山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起临汝
缺月欲峥嵘,鸣鸡有期信。
征人催夙驾,客梦未渠尽。
野荒多断桥,河冻无裂璺。
羸马踏冰翻,疑狐触林遁。
清风荡初日,乔木啭幽韵。
嵩高忽在眼,岌峨临数郡。
玄云默垂空,意有万里润。
寒暗不成雨,卷怀就肤寸。
观象思古人,动静配天运。
物来斯一时,无得乃至顺。
凉暄但循环,用舍谁喜愠。
安得忘言者,与讲齐物论。
晓起·其二
远寺鸣金铎,疏窗试宝熏。
秋声江一片,曙影月三分。
倦鹤行黄叶,痴猿坐白云。
道人无一事,抱膝看回文。
晓行
千山万山星斗落,一声两声钟磬清。
路入小桥和梦过,豆花深处草虫鸣。
晓霁用前韵书怀二首·其一
双阙钟声起万鸦,禁城月色满朝车。
竟谁诗咏东曹桧?正忆梅开西寺花。
此日天涯伤逐客,何年江上却还家。
曾无一字堪驱使,谩有虚名拟八叉。
晓登迎春阁
未栉凭栏眺锦城,烟笼万井二江明。
香风满阁花满树,树树树梢啼晓莺。
晓发兴州入陈平路
旌节指巴岷,年年行且巡。
暮来青嶂宿,朝去绿江春。
鱼贯梁缘马,猿奔树息人。
邑祠犹是汉,溪道即名陈。
旧史饶迁谪,恒情厌苦辛。
宁知报恩者,天子一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