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仲秋之夕与诸君会饮山中感时怀旧情见乎辞
少年着意作中秋,手卷珠帘上玉钩。明月欲上海波阔,瑞光万丈东南浮。
楼高一望八千里,翠色一点认瀛洲。桂华徘徊初泛滟,冷溢杯盘河汉流。
一时宾客尽豪逸,拥鼻不作商声讴。无何陵谷忽迁变,杀气黯惨缠九州。
生民冤血流未尽,白骨堆积如山邱。比来几见中秋月,悲风鬼哭声啾啾。
遗黎纵复脱刀机,忧思离散谁与鸠。回思少年事,刺促生百忧。
良辰不可再,金尊空相对。明月恨更多,故使浮云碍。
照见古人多少愁,懒与今人照兴废。今人古人俱可怜,百年忽忽如流川。
三军鞍马闲未得,镜中不觉摧朱颜。我欲排云叫阊阖,再拜玉皇香案前。
不求羽化为飞仙,不愿双持将相权。愿天早赐太平福,年年人月长团圆。
癸丑仲秋之夕与诸君会饮山中感时怀旧情见乎辞拼音版
癸丑仲秋之夕与诸君会饮山中感时怀旧情见乎辞
少年着意作中秋,手卷珠帘上玉钩。明月欲上海波阔,瑞光万丈东南浮。
楼高一望八千里,翠色一点认瀛洲。桂华徘徊初泛滟,冷溢杯盘河汉流。
一时宾客尽豪逸,拥鼻不作商声讴。无何陵谷忽迁变,杀气黯惨缠九州。
生民冤血流未尽,白骨堆积如山邱。比来几见中秋月,悲风鬼哭声啾啾。
遗黎纵复脱刀机,忧思离散谁与鸠。回思少年事,刺促生百忧。
良辰不可再,金尊空相对。明月恨更多,故使浮云碍。
照见古人多少愁,懒与今人照兴废。今人古人俱可怜,百年忽忽如流川。
三军鞍马闲未得,镜中不觉摧朱颜。我欲排云叫阊阖,再拜玉皇香案前。
不求羽化为飞仙,不愿双持将相权。愿天早赐太平福,年年人月长团圆。
作者介绍
段克己(1196—1254),字复之,号遁庵,绛州稷山(今属山西)人。金末著名文学家。与从弟段成己并称“二妙”,同为河汾诗派核心。金末进士,入元不仕,隐居龙门山。其词多故国之悲与隐逸之怀,风格清劲苍凉,《满江红·过汴梁故宫》等作堪称遗民词典范。后人辑《二妙集》八卷,其诗词骨力遒劲,与元好问共同维系了金源文脉。段克己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山中杂诗四首·其三
绝怜乌子无朝暮,飞去飞来桂树閒。
不以群鸦止贪饱,直须日落始知还。
山中逢故人
如何山不老,须鬓白成银。
试问香山社,于今尚几人。
山中道者
筇杖六尺许,坐石流泉所。
举头看古松,似对仙鹤语。
是时天气清,四迥无尘侣。
顾我笑相迎,知有丹砂异。
用前韵谢伯量过访山中
胜游千里笑谈中,雪片梅花正仲冬。
肯向席门寻孺子,更能草具重茅容。
春风顿觉生寒谷,夜榻惟愁听晓钟。
半世坡梅门下客,乃今何幸得过从。
山中口号
一月林中不裹巾,得钱沽酒未知贫。
樵夫相见漫相识,除却青山无故人。
山中归
水涨溪桥取径偏,晓莺新绿夏初天。
桃花落尽潇潇雨,洗出满山红杜鹃。
范太史杨评事携酒榼过清凉山中
忝摄名山长,精庐为客开。
爱君乘兴发,骑马到门来。
馆阁词人笔,云霄法署才。
金陵逢二妙,堪醉凤凰台。
九日前子善来会山中
朝寻寒露枝,莫摘不盈把。
风吹西南云,幽情谁与写。
有客来缙州,遗我古盏斝。
中有鸳鸯文,色如铜雀瓦。
浮以郁金蕤,苍藓藉其下。
此物宁足感,聊用助歌者。
但怀郢曲悲,岂计所知寡。
寿昌山中书事三首·其三
二尺诗檠影半明,布衾高卧梦难成。
不堪破屋秋风急,乱叶萧萧作雨声。
西樵山中杂咏·其一
竟日看山送夕阳,板桥归去月如霜。
倦来一枕松间梦,不到红尘底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