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宿左省

〔唐代〕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作品简介

《春宿左省》是杜甫任左拾遗时创作的经典五言律诗,以"夜值待朝"的日常场景展现谏官的政治操守。诗中"花隐掖垣"与"栖鸟啾啾"的暮色意象,暗喻肃宗朝政的晦暗氛围;"星动""月多"的天象描写,既写实景又象征皇权;"听金钥""想玉珂"的听觉想象,凸显谏臣的警觉;尾联"数问夜如何"的细节,将忠勤国事之心凝练为永恒的诗意瞬间。全诗以时间流动为线索,在八句之内完成从日暮到天明的心理历程。

创作背景

《春宿左省》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春,杜甫任门下省左拾遗(谏官)。时安史叛军未平,肃宗猜忌大臣,诗中"封事"指密封谏书,"九霄"暗喻危机中的皇权。在"不寝"的焦虑背后,是诗人"致君尧舜"理想与复杂政局的激烈碰撞,展现杜甫短暂谏官生涯的精神肖像。

翻译注释

翻译

左偏殿矮墙遮隐花丛,日已将暮,投宿的鸟儿,一群群鸣叫着飞过。

星临宫中,千门万户似乎在闪烁,靠近天庭,所得的月光应该更多。

夜不敢寝,听到宫门开启的钥锁,晚风飒飒,想起上朝马铃的音波。

明晨上朝,还有重要的大事要做,心里不安,多次地探问夜漏几何?

注释

(1)宿:指值夜。

(2)左省:即左拾遗所属的门下省,和中书省同为掌机要的中央政府机构,因在殿庑之东,故称“左省”。

(3)掖垣:门下省和中书省位于宫墙的两边,像人的两腋,故名。

(4)临:居高临下。

(5)九霄:在此指高耸入云的宫殿。

(6)金钥:即金锁。指开宫门的锁钥声。

(7)珂:马铃。

(8)封事:臣下上书奏事,为防泄漏,用黑色袋子密封,因此得名。

全文拼音版

chūn宿zuǒshěng
huāyǐnyuánjiūjiūniǎoguò
xīnglínwàndòngyuèbàngjiǔxiāoduō
qǐntīngjīnyuèyīnfēngxiǎng
míngcháoyǒufēngshìshuòwèn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唐代〕杜荀鹤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春日花间偶集示门生

〔明代〕王守仁

闲来聊与二三子,单夹初成行暮春。

改课讲题非我事,研机悟道是何人。

阶前细草雨还碧,檐下小桃晴更新。

坐起咏歌俱实学,毫厘须遣认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