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严士元》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描写送别友人严士元途中所见景物,感慨宦海沉浮,朋友伤别,感叹怀才不遇,前途渺茫。全诗运用一连串“景语”来叙述事件的进程和人物的行动,即写景是为了叙事抒情,其目的不在描山画水,然而毕竟又是描写了风景,所以画面生动,辞藻美丽,诗意十分浓厚。
别严士元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关于《别严士元》这首诗的写作年代、背景和本事,已难以确切考证。从“春风倚棹阖闾城”句可知,此诗当作于今苏州城。从已考知的史料看,作者一生中曾有过两次离苏州,一次是被贬为南巴尉时,一次是赴淮西鄂岳转运史判官时。被贬南巴在唐肃宗至德三年(758)初,诗中“春风”“春寒”句证明,作诗时是在冬末春初,时间与被贬南巴的时令相吻合。又诗末有“青袍今已误儒生”句,印证其作于遭贬之后,郁郁不得志之时。按唐朝的服饰制度,三品官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每品又有正、从和上、中、下之别。南巴尉属从九品下,正好服青。由此推断,此诗大约作于至德三年(758)初,诗人第一次被贬,行将赴任之际。
翻译注释
翻译
水国的天气带着初春的寒意,忽晴忽阴,忽好忽坏;在这春风乍起的日子,我所乘的船停泊在苏州城外。
蒙蒙细雨润湿了衣服,自己却没有注意到;枝上的花朵飘落到地上,听不到声响。
薄暮夕阳下,江上孤帆远去;太湖之南碧草如茵,绵延万里。
或许有朋友会问到我的境遇,请转告他们,我这个一介书生,命途多舛,已被“青袍”所误。
注释
(1)倚棹:泊舟,停船。
(2)阖闾城:即今江苏的苏州城。相传春秋时伍子胥为吴王阖闾所筑。
(3)水国春寒阴复晴:一作“水阁天寒暗复晴”,又作“水国春深阴复晴”。春,一作“犹”。
(4)看:一作“人”。
(5)闲花:指野花。
(6)湖:指太湖。
(7)情:一作“程”。
(8)东道:一作“君去”。
(9)青袍:又称青衿。唐代贞观四年(630)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上元元年(674)又规定,八品官员服深青,九品官员服浅青。
(10)日:一作“已”。
(11)儒生:诗人的自称。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刘长卿的诗
相关推荐
别董大二首·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
陌上新离别,苍茫四郊晦。
登高不见君,故山复云外。
远树蔽行人,长天隐秋塞。
心悲宦游子,何处飞征盖。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其一
谋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各别离。
最是令人凄绝处,孤檠长夜雨来时。
别毛永嘉
愿子厉风规,归来振羽仪。
嗟余今老病,此别空长离。
白马君来哭,黄泉我讵知。
徒劳脱宝剑,空挂陇头枝。
别李浦之京
故园今在灞陵西,江畔逢君醉不迷。
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
别鲁颂
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
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
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
夫子还倜傥,攻文继前烈。
错落石上松,无为秋霜折。
赠言镂宝刀,千岁庶不灭。
别韦少府
西出苍龙门,南登白鹿原。
欲寻商山皓,犹恋汉皇恩。
水国远行迈,仙经深讨论。
洗心向溪月,清耳敬亭猿。
筑室在人境,闭门无世喧。
多君枉高驾,赠我以微言。
交乃意气合,道因风雅存。
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
别皇甫五
溆浦潭阳隔楚山,离尊不用起愁颜。
明祠灵响期昭应,天泽俱从此路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