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

〔宋代〕范仲淹

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

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

势斗蛟龙恶,声吹雨雹粗。

晚来云一色,诗句自成图。

作品简介

《瀑布》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瀑布为咏写对象,首联“迥与众流异”突出其孤高独特的源头,颔联“下山犹直在”以问句形式探讨其奔流入海后能否保持清澈,暗含对品格的追问;颈联以“斗蛟龙”“吹雨雹”极力渲染瀑布磅礴气势,尾联“晚来云一色”收于宁静,形成动静相生的意境。全诗借物喻理,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境界相融合,体现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襟与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创作背景

《瀑布》是范仲淹第三次贬谪期间在庐州欣赏庐山瀑布时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瀑布与平常的溪流不同,它是从大山高处倾泻而下,卓尔不群。

从大山高处倾泻而下的时候何等气势,流入大海时不知是否能保持自己的清直不污。

那气势仿佛蛟龙恶斗,发出的隆隆的粗响声好似下冰雹。

晚间瀑布飞流直下与晚霞流云相接的辽阔壮观景象,真是如诗如歌,自然如画。

注释

(1)迥:差别大。

(2)雨雹:下冰雹。

(3)云一色:云水一色。

全文拼音版

jiǒngzhòngliúyuángāogèng
xiàshānyóuzhízàidàohǎiqīng
shìdòujiāolóngèshēngchuībáo
wǎnláiyúnshīchéng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出身贫寒,苦学成才,官至参知政事,推行“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等改革主张。其名篇《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传诵,彰显其家国情怀。词作《渔家傲·秋思》开豪放词先声。文武兼备,戍边西北时被誉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谥号“文正”,为后世儒臣典范。

相关推荐

水仙子·重观瀑布

〔元代〕乔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

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庐山瀑布谣

〔元代〕杨维桢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

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泠渊。

到石梁观瀑布

〔清代〕袁枚

天风肃肃衣裳飘,人声渐小滩声骄。

知是天台古石桥,一龙独跨山之凹。

高耸脊背横伸腰,其下嵌空走怒涛。

涛水来从华顶遥,分为左右瀑两条。

到此收束群流交,五叠六叠势益高。

一落千丈声怒号,如旗如布如狂蛟。

非雷非电非笙匏,银河飞落青松梢。

素车白马云中跑,势急欲下石阻挠。

回澜怒立猛欲跳,逢逢布鼓雷门敲。

水犀军向皋兰鏖,三千组练挥银刀。

四川崖壁齐动摇,伟哉铜殿造前朝。

五百罗汉如相招,我本钱塘儿弄潮。

到此使人意也消,心花怒开神理超。

高枕龙背持其尻,上视下视行周遭。

其奈冷泠雨溅袍,天风吹人立不牢。

北宫虽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齐闻韶。

不图为乐如斯妙,得坐一刻胜千朝。

安得将身化巨鳌,看他万古长滔滔!

白水瀑布

〔清代〕郑珍

断岩千尺无去处,银河欲转上天去。

水仙大笑且莫莫,恰好借渠写吾乐。

九龙浴佛雪照天,五剑挂壁霜冰山。

美人乳花玉胸滑,神女佩带珠囊翻。

文章之妙避直露,自半以下成霏烟。

银虹堕影饮谼壑,天马无声下神渊。

沫尘破散汤沸鼎,潭日荡漾金镕盘。

白水瀑布信奇绝,占断黔中山水窟。

世无苏李两谪仙,江月海风谁解说。

春风吹上观瀑亭,高岩深谷恍曾经。

手挹清泠洗凡耳,所不同心如白水。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

〔唐代〕李白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

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

但见瀑泉落,如潨云汉来。

闻君写真图,岛屿备萦回。

石黛刷幽草,曾青泽古苔。

幽缄傥相传,何必向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