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阁》是宋代诗僧释志文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秋日西阁登眺为背景,抒写对时光流逝与世事变迁的禅悟。首联以“杨柳蒹葭”的水滨景致与“徘徊南望”的人物动作,营造出怅惘氛围;颔联“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以飞鸟、棋局为喻,既叹时光飞逝,又悟世事无常,成为传播千古的哲理名句;颈联转写远山秋岚、月升阁楼的静美夜景,在气象变幻中见禅定之心;尾联以“凫鹥惊飞”的动景收束,复归于“莲叶舟中把钓人”的超然意象。全诗语言清丽,对仗工稳,在景物推移中渗透着佛家“诸行无常”的智慧,是宋代僧诗中将自然观照与禅理思辨融合的典范之作。
西阁
杨柳蒹葭覆水滨,徘徊南望倚阑频。
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
岚积远山秋气象,月升高阁夜精神。
惊飞一阵凫鹥起,莲叶舟中把钓人。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西阁》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当为释志文晚年居于江南某临水寺院时所作。宋代禅宗盛行,僧侣常以诗寓禅,诗中“世事如棋局局新”既是对人间世变的观察,亦暗合禅宗“活在当下”之旨。“莲叶舟中把钓人”的意象,既暗用《华严经》中“驾般若船”的佛教典故,又融汇了道家“渔父”的隐逸精神,体现了宋代三教合流的文化背景。僧人身处世变之中,通过自然景物的观照达成对生命本质的超越性理解。
翻译注释
翻译
杨柳和芦苇长满河边,靠着栏杆频频向南望去。
时光飞逝好像飞鸟掠过一去无踪,世事变化就像下棋一样局局翻新。
远山云烟袅袅一派秋天景象,明月升上高楼,夜晚显得格外清新明亮。
突然一群水鸟飞起,原来是莲叶中小船上垂钓人不小心惊醒了它们。
注释
(1)水滨:岸边。
(2)阑:栏杆。
(3)年光:年华;时光。
(4)凫鹥:凫和鸥。泛指水鸟。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
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临分少伫已伥伥,此段不堪回想。
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小窗风雨碎人肠,更在孤舟枕上。
西河·金陵怀古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西江月·四壁空围恨玉
四壁空围恨玉,十香浅捻啼绡。殷云度雨井桐凋。雁雁无书又到。
别后钗分燕尾,病馀镜减鸾腰。蛮江豆蔻影连梢。不道参横易晓。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西瓜园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
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蒲萄苜蓿夸。
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
问子能来宿,今疑索故要。
匣琴虚夜夜,手板自朝朝。
金吼霜钟彻,花催蜡炬销。
早凫江槛底,双影谩飘飖。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
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
西苑
芙蓉别殿锁瀛台,落叶鸣蝉尽日哀。
宝帐尚留琼岛药,金釭空照玉阶台。
神仙已遣青鸾去,瀚海仍闻白雁来。
莫问禁垣芳草地,箧中秋扇已成灰。
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
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
相看万馀里,共倚一征蓬。
零雨悲王粲,清樽别孔融。
徘徊闻夜鹤,怅望待秋鸿。
骨肉胡秦外,风尘关塞中。
唯馀剑锋在,耿耿气成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