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白

〔唐代〕杜甫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作品简介

《赠李白》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赠别诗,是杜甫所作两首《赠李白》的第一首,为五言古诗。该诗热情讴歌了李白的高洁志向,表达了对污浊尘世的愤恨之情,字里行间充盈着诗人超凡脱俗的高尚情操。

诗的前八句为自叙境况,后四句是对李白的诉说。虽是赠李白的诗,反倒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说自己,最后四句才是对李白说的。其实前八句表面是在说自身境况,但其实是在为后四句作铺垫。

创作背景

天宝三年(744),杜甫三十三岁,居土娄陆浑山庄。五月,杜甫的继祖母范阳太君卒于陈留之私第,八月归葬洛阳首阳山。是时李白为高力士所谗,赐金放还。夏初,李白经游东都,杜甫与之相会于洛阳,赠诗当在此时。

翻译注释

翻译

在我旅居洛阳这两年时间里,凡所遇到的事情中,我特别憎恶那些机诈巧伪之人。

面对着富贵人家日食美味珍馐,而自己连粗饭也不能饱食。

难道说就没有那可以延年益寿的青精饭,让我吃了使我的容颜更加美好吗?

这里很缺乏炼金丹的药物(原材料),深山老林的药材,好像用扫帚扫过的一干二净。

李侯啊,你是金马门的贤德之士,如今离开朝廷,自由了,可以去山林中寻幽探胜。

我也有到梁宋游览的意愿,正好与您同行,希望能采到仙境中的瑶草。

注释

(1)客:客居,旅居,即旅居他乡。杜甫本居巩县,为父守墓,暂居东都首阳山,故称为客。

(2)东都:即洛阳。隋大业五年(609),改称东京洛阳为东都。唐高祖武德六年(623)九月,改东都为洛州。唐高宗显庆二年(705)复称东都。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改称东京,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停京号,次年复称东都。

(3)所历:指凡所经历。历:经历,经过。

(4)厌:憎恶。

(5)机巧:指奸刁巧诈,勾心斗角。

(6)野人:指没有官职的平民。

(7)对:指面对,相对。平民相对的即富人、官僚。

(8)腥膻:《周礼注》:“犬腥羊膻。”食草类膻,如牛、羊之类,水族类腥,如鱼、鳖之类。在诗中统指富人所食之美味佳肴。

(9)蔬食:即以粗米、草菜为食。

(10)岂:副词,表示反问,犹“难道”、“怎么”。

(11)无:没有。

(12)青精饭:即立夏的乌米饭。相传首为道家太极真人所制,服之延年。后佛教徒亦多于阴历四月初八日造此饭以供佛。

(13)颜色好:指容颜美好。颜色:面容,面色。

(14)苦乏:极端缺乏。苦:竭力、极。

(15)大药:指金丹。唐代道教盛行,统治者和一般士大夫很多人都好炼丹和服食金丹以求长生。

(16)资:物资、钱财。

(17)山林:山与林。亦指有山有林的地区。

(18)迹如扫:谓足迹如扫过一样,便没有足迹。迹:脚印,足迹。扫:即扫除尘秽。

(19)李侯:指李白,侯是尊称。

(20)金闺:指金马门。金马门,汉代宫门名,为等候皇帝召见的地方。

(21)彦:旧时对贤德之士的美称,也喻指有才华的人。

(22)脱身:指从某种场合或事情中摆脱出来。李白在长安醉中命高力士为之脱鞋,高以为耻,便给杨贵妃说李白的坏话,李白自知不为高力士所容,于是自请放还,所以叫脱身。

(23)事幽讨:从事在山林中采药访道。幽:即涤幽静,指草木茂密之处。讨:寻求,探求金丹之妙法。意谓寻幽探胜。

(24)梁宋:指河南开封、商丘一带地方。

(25)方:将。

(26)期:相约,约定时日。

(27)拾:捡取。

(28)瑶草:古指仙草,传说中的香草。

全文拼音版

zèngbái
èrniándōngsuǒyànqiǎo
rénduìshānxīngshūshíchángbǎo
qīngjīngfàn使shǐyánhǎo
yàoshānlínsǎo
hóujīnguīyàntuōshēnshìyōutǎo
yǒuliángsòngyóufāngshíyáocǎo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唐代〕李白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

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

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

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

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

所以陈片言,片言贵情通。

棣华傥不接,甘与秋草同。

赠郑谠处士

〔唐代〕李商隐

浪迹江湖白发新,浮云一片是吾身。

寒归山观随棋局,暖入汀洲逐钓轮。

越桂留烹张翰鲙,蜀姜供煮陆机莼。

相逢一笑怜疏放,他日扁舟有故人。

赠元稹

〔唐代〕白居易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

所得唯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

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之子异于是,久要誓不谖。

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杆。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

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

〔唐代〕李白

周子横山隐,开门临城隅。

连峰入户牖,胜概凌方壶。

时作白纻词,放歌丹阳湖。

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

当其得意时,心与天壤俱。

闲云随舒卷,安识身有无。

抱石耻献玉,沉泉笑探珠。

羽化如可作,相携上清都。

赠刘侍御

〔明代〕王守仁

相送溪桥未隔年,相逢又过小春天。

忧时敢负君臣义?念别羞为儿女怜。

道自升沈宁有定,心存气节不无偏。

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宴然。

赠内

〔南北朝〕徐悱

日暮想清扬,蹑履出淑房。

网虫生锦荐,游尘掩玉床。

不见可怜影,空余黼账香。

彼美情多乐,挟瑟坐高堂。

岂忘离忧者,向隅心独伤。

聊因一书札,以代九回肠。

赠闾丘处士

〔唐代〕李白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

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

散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