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雪里餐毡例姓苏》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十二月二日。该词描绘了黄州冬日雨雪交加的风光,主客二人的情谊与情致尽在其中。表达了苏轼对朋友接待的感激之情,以及没有美酒佳肴来招待朋友的愧疚之情。
浣溪沙·雪里餐毡例姓苏
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
雪里餐毡例姓苏,使君载酒为回车。天寒酒色转头无。
荐士已曾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醉中还许揽桓须。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根据词前小序及词中内容可知这五首词的创作背景。元丰四年(1081)冬十二月二日,黄州下雨之后又下雪,苏轼因夜来饮酒醉睡未起,太守徐君猷给苏轼送来了酒,苏轼家人到废圃挑选寒菜以待太守。二人畅饮的酒酣之际,苏轼创作了《浣溪沙》三首。第二天酒醒后雪更大了,他又用原韵创作了两首。因徐君猷在此之前举荐苏轼还朝,故苏轼在词中表示谢意。
翻译注释
翻译
身居异地,艰难困苦,雪里餐毡的按道理都是姓苏的人,可幸的是徐守驾车载满美酒前来照顾我,大寒天里脸上的醉容转头之间消散了。
酒宴上还听说朋友已把我向朝廷推荐,如此恩德我无以为报,可惜生活困顿,我作为主人却没有佳肴来招待挚友,在沉醉之中面带愧容。
注释
(1)雪里餐毡例姓苏:用苏武典故,不取守节不屈之意,意在比喻黄州生活的贫穷。例姓苏,照例姓苏。
(2)为回车:为我调转车行的方向,指专程登门。
(3)飞:传送。
(4)鹗表:代指荐表。鹗,大雕。
(5)报恩应不用蛇珠:用隋侯之珠典故,反其意而用之,意谓自己不须用世俗的方式感谢徐君猷。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浣溪沙·惜起残红泪满衣
惜起残红泪满衣,它生莫作有情痴,人天无地着相思。
花若再开非故树,云能暂驻亦哀丝。不成消遣只成悲。
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少留归骑促歌筵。
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
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
浣溪沙·泪浥红笺第几行
泪浥红笺第几行,唤人娇鸟怕开窗。那能闲过好时光。
屏障厌看金碧画,罗衣不奈水沉香。遍翻眉谱只寻常。
浣溪沙·五更
半枕轻寒泪暗流,愁时如梦梦时愁。角声初到小红楼。
风动残灯摇绣幕,花笼微月淡帘钩,陡然旧恨上心头。
浣溪沙·独立寒阶望月华
独立寒阶望月华,露浓香泛小庭花,绣屏愁背一灯斜。
云雨自从分散后,人间无路到仙家,但凭魂梦访天涯。
浣溪沙·路转峰回出画堂
路转峰回出画堂,一山枫叶被残阳。看来浑未似秋光。
隔座听歌人似玉,六街归骑月如霜。客中行乐只寻常。
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於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