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

〔唐代〕李商隐

芦叶梢梢夏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

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为关外心。

思子台边风自急,玉娘湖上月应沉。

清声不远行人去,一世荒城伴夜砧。

作品简介

《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谓一天的奔波,至驿馆投宿,闻芦叶潇潇,心中的郁闷为之一解;颔联谓童年漂泊江南,今又被排斥到关外,官不挂朝籍,思之伤心;颈联谓料想母亲思念漂流在外的游子,妻子久盼丈夫归来;尾联谓芦叶清音与荒城砧声相应和,令人彻夜难眠。全诗意境宛转含蓄,淡雅隽永。

创作背景

《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为李商隐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调补宏农尉,宿盘豆驿馆,对梢梢丛芦,感怀而作。自秘省斥外,由清资降职俗吏,心怀郁勃,兼念母思家,因此诗人写下这首诗,抒发其远游不遇之悲。

翻译注释

翻译

芦叶萧萧作响,已经到了盛夏时分,暂且在驿馆里洒扫一下满身风尘。

从前我曾经是半纪漂泊的江南客,今日第一次成为弘农县的关外民。

听思子台边晚风呼呼急吹,遥想玉娘湖上明月应已经西沉。

行人都已归去,只有芦叶的清音不绝,久久地在荒城中应和着那凄凉的砧声。

注释

(1)关:指潼关。

(2)盘豆馆:在河南灵宝县境,距潼关四十里。相传汉武帝过此,父老以牙盘献豆而得名。

(3)梢梢:形容风动草木之声。

(4)邮亭:即驿馆,指盘豆馆。

(5)关外心:用汉杨仆耻为关外民事,暗指诗人自己由校书郎之清职出为弘农尉,心情有如杨仆。

(6)思子台:《汉书·戾太子传》:“上怜太子无辜,乃作思子宫,为归来望思之台于湖。”颜师古注:“其台在今湖城县之西,阌乡之东。”

(7)玉娘湖:王士祯《秦蜀驿程后记》:“过阌乡盘豆骤,涉郎水,即义山所云之玉娘湖。”未详其所本。但湖应离盘豆馆不远。

全文拼音版

chūguān宿pándòuguǎnduìcóngyǒugǎn
shāoshāoxiàjǐngshēnyóutíngzànchénjīn
niáncéngshìjiāngnánchūwéiguānwàixīn
táibiānfēngniángshàngyuèyīngchén
qīngshēngyuǎnxíngrénshìhuāngchéngbànzhēn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杰出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其诗构思精密,语言瑰丽,善用典故与象征,开创“朦胧诗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等情感深挚,含蓄隐晦。因卷入“牛李党争”而仕途坎坷,终生潦倒。诗作多抒写个人失意与时代苦闷,七律成就尤高,对宋代西昆体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南歌子·有感

〔宋代〕苏轼

笑怕蔷薇罥,行忧宝瑟僵。美人依约在西厢,只恐暗中迷路、认余香。

午夜风翻幔,三更月到床。簟纹如水玉肌梁,何物与侬归去、有残妆。

殢人娇·后亭梅花开有感

〔宋代〕李清照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

南乡子·有感

〔宋代〕苏轼

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濯锦江头新样锦,非宜,故著寻常淡薄衣。

暖日下重帏,春睡香凝索起迟。曼倩风流缘底事,当时,爱被西真唤作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