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旧友

〔清代〕吴伟业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

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作品简介

《遇旧友》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诗人在经过离乱岁月之后与老友偶然相逢,与其艰难相认之后把酒倾诉感悟并邀老友移家为邻的情景。既传达出诗人与故旧相逢的复杂情感,又蕴含着诗人在明亡之后宁可闲居度日,不肯屈节仕清的思想。全诗写二人相遇、相认、相诉酸辛,一气贯注,自然流走,意味隽永。

创作背景

《遇旧友》这首诗作于清顺治七年(1650),诗人抒写了明清之际战乱后意外遇见旧友的情景,但诗人并未确指旧友何人,许久的战乱浓缩了他们之前的人际友情,故作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已经错过才想起追问,仔细看才发现是故人。

战乱随处可见,消息很难得到,即使得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擦一擦眼睛稳定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举杯与朋友笑谈。

请你搬到我家附近来住,两个白了头发的(明朝的)遗民。

注释

(1)乱离:指明、清之际的战乱。

(2)拭:擦。

(3)白首:头发斑白。

(4)遗民:前朝的人在易代之后不赴考试、不受官职之称,亦泛指亡国之民。

全文拼音版

jiùyǒu
guòcáizhuīwènxiāngkànshìrén
luànchùjiànxiāonánzhēn
shìyǎnjīnghúndìngxiánbēixiàopín
jiājiùzhùbáishǒuliǎngmín

作者介绍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明亡后隐居不出,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1656)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诗词文曲均有较深造诣,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有《梅村家藏稿》。

吴伟业的诗

相关推荐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宋代〕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题盘豆驿水馆后轩

〔唐代〕韦庄

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

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

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静中生。

凭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宋代〕苏轼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富贵不能淫

〔先秦〕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燉煌乐

〔明代〕杨慎

角声吹彻梅花,胡云遥接秦霞。

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

汉使牧羊西节,阏氐上马琵琶。

梦里身回云阙,觉来泪满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