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

〔两汉〕汉乐府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作品简介

《蒿里》是西汉无名氏创作的一首杂言诗。这是一首挽歌,前两句说无论贤愚,皆以蒿里为最终的归宿。有此前提,后两句乃说鬼伯无须严厉催促,将死者也不必遗憾犹豫。全篇四句,两两设为问答,如随口吟唱,联类成篇。

创作背景

《薤露》是汉魏时期的一首挽歌,在《乐府诗集》中收于“相和歌辞”。《薤露》和《蒿里》原来本是一首诗,据说出于楚汉争霸时期田横的门客。田横出身于战国时齐国的宗室,秦末战争时一度自立为齐王,后兵败,与五百门客逃于海岛。西汉建立后,田横受到汉高祖刘邦的征召。在前往洛阳的途中因不愿臣服而自杀,他的门客为哀悼他而作了这首挽歌。至汉武帝时,宫廷乐师李延年将其分为二曲,《薤露》送别王公贵人,《蒿里》送别士大夫和庶人。

翻译注释

翻译

蒿里是谁家的地方?无论贤明或者愚钝,魂魄都聚敛在这里。

鬼伯催促得是多么的急啊,容不得人一丝的犹疑!

注释

(1)蒿里:原为山名,相传在泰山之南,是埋葬死者的地方,后因泛指墓地或者魂魄聚居的阴间。

(2)无贤愚:无论是贤达之人还是愚昧之人。

(3)鬼伯:古人对拘人魂魄的鬼卒的尊称。

(4)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全文拼音版

hāo
hāoshuíjiāliǎnhúnxián
guǐxiāngcuīrénmìngshǎochíchú

作者介绍

汉乐府是西汉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管理机构,亦指由其采集、创作并演唱的诗歌总称。其职能为制礼作乐、采集民歌,由此保存了大量民间歌辞。乐府诗语言质朴,叙事性强,真实反映了汉代社会风貌与人民情感,如《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名篇。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深刻影响了后世五言诗与叙事诗的发展,是《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汇集。

相关推荐

玉楼春·春思

〔宋代〕严仁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上之回

〔唐代〕李贺

上之回,大旗喜。悬红云,挞凤尾。

剑匣破,舞蛟龙。蚩尤死,鼓逢逢。

天高庆雷齐堕地,地无惊烟海千里。

梅花

〔五代〕李煜

【其一】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阑边。

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其二】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