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蒿里是谁家的地方?无论贤明或者愚钝,魂魄都聚敛在这里。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鬼伯催促得是多么的急啊,容不得人一丝的犹疑!
注释
(1)蒿里:原为山名,相传在泰山之南,是埋葬死者的地方,后因泛指墓地或者魂魄聚居的阴间。
(2)无贤愚:无论是贤达之人还是愚昧之人。
(3)鬼伯:古人对拘人魂魄的鬼卒的尊称。
(4)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蒿里是谁家的地方?无论贤明或者愚钝,魂魄都聚敛在这里。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鬼伯催促得是多么的急啊,容不得人一丝的犹疑!
(1)蒿里:原为山名,相传在泰山之南,是埋葬死者的地方,后因泛指墓地或者魂魄聚居的阴间。
(2)无贤愚:无论是贤达之人还是愚昧之人。
(3)鬼伯:古人对拘人魂魄的鬼卒的尊称。
(4)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蒿里》是西汉无名氏创作的一首杂言诗。这是一首挽歌,前两句说无论贤愚,皆以蒿里为最终的归宿。有此前提,后两句乃说鬼伯无须严厉催促,将死者也不必遗憾犹豫。全篇四句,两两设为问答,如随口吟唱,联类成篇。
《薤露》是汉魏时期的一首挽歌,在《乐府诗集》中收于“相和歌辞”。《薤露》和《蒿里》原来本是一首诗,据说出于楚汉争霸时期田横的门客。田横出身于战国时齐国的宗室,秦末战争时一度自立为齐王,后兵败,与五百门客逃于海岛。西汉建立后,田横受到汉高祖刘邦的征召。在前往洛阳的途中因不愿臣服而自杀,他的门客为哀悼他而作了这首挽歌。至汉武帝时,宫廷乐师李延年将其分为二曲,《薤露》送别王公贵人,《蒿里》送别士大夫和庶人。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上之回,大旗喜。悬红云,挞凤尾。
剑匣破,舞蛟龙。蚩尤死,鼓逢逢。
天高庆雷齐堕地,地无惊烟海千里。
衔泥燕,飞到画堂前。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
【其一】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阑边。
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其二】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散帙坐凝尘,吹气幽兰并。茶名龙凤团,香字鸳鸯饼。
玉局类弹棋,颠倒双栖影。花月不曾闲,莫放相思醒。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
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
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
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